作者: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馮云廷
在互聯網經濟時代,數據是新的生產要素,是基礎性資源和戰略性資源,也是重要生產力。將數據與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放在一起,健全其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機制,不僅順應了當前中國數字化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更重要的是,這也是理論層面的一個全力突破。數據作為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如何認識并釋放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經濟價值,需要確定數據資源產權屬性,規范數據交易制度,保障數據安全,為數據交易和數據要素市場提供穩定的基礎。
數據經濟價值的凸顯
數據的真正價值是數字化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實現的。由于數字化經濟已經改變了人們接收和使用數據信息的方式,因此,它對以資源、技術和人的偏好來解釋經濟增長的傳統經濟觀點提出了挑戰。數據規則通過影響信息和資源的可獲得性,通過塑造動力,以及建立起一系列的社會交往和交易方式而影響人類的選擇行為。實踐證明,當今數據的影響是相當大的:數據組織的基本規則支配所有人的行動,包括收入的分配、個人財產權、資源配置的效率和人力資本的發展。
商品的排他性、競爭性和透明性是市場機制所依存的三根內在的柱石。在數字化經濟發展中,排他性在變化,基于按揭貸款等手段,商家已不可能輕易地把未足額付款的群體排除在外,拒絕這些人使用或享受商品了。競爭性也在變化,它不僅爭奪用戶數量和市場規模,還在更廣泛意義上爭奪消費者有限的注意力。競爭優勢也已不局限于特定的產品或服務方面,而是依靠高頻度的創新來爭奪稀缺的用戶時間資源,并將這些資源快速變現。在這種情況下,透明度似乎變得更重要了。在數字化經濟中,一件商品的買賣可能將不再是完全透明的,因為在數據加工和數據通信中,大部分附加值來自復雜而又不停演進的信息提供系統。由此可見,傳統意義上的“三根柱石”在某種程度上已經不太適應數字經濟的發展了。
大量的事實清楚地表明,數據規則的變化需要我們對傳統經濟學的理論進行深思——就像有人說的,數據正日益成為這個時代的核心資源,就像農業時代的土地、工業時代的能源一樣。要想充分挖掘和利用數據價值,就要有把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意識。
確定數據資源產權屬性,規范數據交易制度,保障數據安全
數據作為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首要的是確定數據的資本性。一切的數據化或數字化,包括文件、新聞、音樂、照片、視頻、地圖、個人數據、社交網絡、信息需求以及對這些需求的反饋、種種各類傳感器中的數據等,是近些年中最重要的現象之一。這樣的數據表明,數據正持續地發酵、傳播和加深,并產生出了真正的大數據。數據的財產性逐漸成為經濟發展中新的生產力及新的價值資源。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確立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范圍以及所有權。數據權屬的界定是一個難題,目前,尚缺少專門立法對數據的資本性予以界定,要想充分發揮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巨大價值,就必須從法律層面界定數據資源的產權屬性,為數據交易和數據要素市場提供穩定的基礎。
在確定數據資源產權屬性的同時,規范的數據交易制度尤其重要。在商業、服務及其他領域中,決策更加倚重于數據的分析,而不再基于經驗和直覺,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貢獻和價值引起了人們的廣泛注意。一般情況下,只要人們能把數據資源調動起來,并且按一定的方式重新配置,使得這些資源價值更大,那么經濟增長就會發生。可以預測,數據共享正在驅動財富和收入史無前例地重新分配,數據的創造能力和組織再造至關重要。
在數據作為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過程中,我們面臨的主要困境還有一條,首當其沖的是數據安全。其中數據的存儲安全、數據泄露、黑客攻擊等一系列的危險因素,都可能構成數據風險。所以,數據被納入參與分配的生產要素的過程中,在鼓勵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發揮價值、促進新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還要設法保護個人數據中與隱私相關的信息不受侵害,防止濫用數據進行不正當競爭。
中國經濟大家談系列稿件
經濟大家談 | 無接觸經濟有望成為中國經濟未來的一個長期風口
經濟大家談 | 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基本判斷(之一)
經濟大家談 | 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基本判斷(之二)
經濟大家談 | 堅定用新發展理念引領“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經濟大家談 | 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是新時代對外開放思想的偉大踐行
經濟大家談 | 進一步釋放“新消費”潛力,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
經濟大家談 |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構建良性持續的國內國際雙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