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教授 李增剛
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此次會議還指出,要加快完善國內統一大市場,形成供需互促、產銷并進的良性循環,塑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強化競爭政策作用。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離不開各方面的協調運轉,對于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堵點”,需要通過制度創新積極化解,順利實現“以我為主、內外兼顧”的重大戰略轉變。
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循環中面臨哪些“堵點”?如何打通“堵點”,暢通國民經濟循環,順利實現“以我為主、內外兼顧”的戰略轉變?對此,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李增剛教授進行了深入分析。
對“雙循環”的理論認識
從宏觀角度看,經濟循環包括生產、分配、流通(或者交換)和消費等過程。無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還是整個世界,各個主體都在試圖通過交易關系,將自己所擁有的要素或產品銷售出去,并購買其他主體的要素或產品進行消費,從而實現整個經濟的循環。從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來看,從偶然的物物交換,到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內部以貨幣為基礎的交換經濟,再到多個國家或地區甚至全球共同參與的經濟活動,即經濟全球化等,本質上就是經濟循環過程的逐漸放大。一個國家通常包含許多擁有不同要素或產品的主體,因此要實現內部循環;同時一個國家作為擁有一定要素稟賦優勢或生產特定產品的主體,也要參與到全球循環中。對于內部循環和外部循環的關系,一個國家在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定位。
許多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都曾經強調依靠外向型經濟推動本國經濟迅速增長,核心是在本國購買力尚未充分釋放之前,依靠國外市場特別是貿易順差,實現本國產品或具有稟賦優勢要素的價值。但是,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這些發達國家都逐漸轉向依靠國內經濟循環,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僅靠外部力量已經不足以拉動本國經濟增長。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也采取了外向型經濟戰略,將凈出口和消費、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但是,相比于20世紀80年代、90年代,2000年特別是2010年之后,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已經明顯下降。這表明,中國現在及未來對發展外向型經濟拉動經濟增長的依賴度降低,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
強調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不是不要開放,更不是“逆全球化”,而是要“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無論哪個國家都不可能再“閉關鎖國”,都必須要充分利用全球化帶來的機遇,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核心是建立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的良性互動。實際上,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GDP總量第二大的經濟體,依靠其他任何國家實現經濟增長不是長久之計。因此,國際國內雙循環既要“以我為主”,構建暢通的國內大循環,又必須作為國際大循環的參與主體,參與到各個環節中。換句話說,以國內大循環為基礎參與國際大循環,利用國際大循環促進國內大循環,真正做到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
通過制度創新化解雙循環的“堵點”
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既具備客觀條件,又面臨現實阻礙,因此要以制度創新積極化解,打通經濟循環中的“堵點”。
針對國內大循環中生產環節的“堵點”,一是采取各種措施,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降低投資者負擔,提高投資者積極性。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以及各地出臺的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文件實際上都是為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但關鍵在于如何落實,切實建立既不缺位、又不越位的服務型政府。二是補短板、鍛長板。通過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等,為生產環節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產品打好基礎。三是既要繼續發揮傳統產業的優勢,又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和研發支持力度,掌握自主知識產權,降低生產環節對國外進口芯片、控制器等的依賴。
針對分配環節中的“堵點”,核心是進一步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大部分低收入群體集中于農村地區、西部地區,重點是通過城鄉要素融合等,實現土地的資本化收益,繼而通過土地(包括宅基地和承包地等)的產權流轉,盤活、用活農民閑置性資產,提高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對于中等收入群體,要在持續擴大其規模,提高中等收入人群在全部人口中的比重的基礎上,提升中等收入群體中較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針對流通環節中的“堵點”,一是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減少流通環節中的各種費用,比如降低高速通行費、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等;二是建立全國統一標準,在運輸條件要求、物流車輛載重、生鮮產品標準等方面消除地區差異,降低物流成本;三是減少批發、零售環節,鼓勵通過互聯網等建立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直接交易渠道,避免過多中間環節和多重加成;四是加快大數據平臺建設,特別是建立全國性的物流信息平臺,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和物流車輛空載率,提高運輸效率。
針對消費環節中的“堵點”,提高居民的消費意愿,關鍵是要降低居民對未來支出的不確定性,減少預防性儲蓄。這就需要繼續深化住房、醫療、教育和養老等方面的改革。盡管在這些方面我國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還可以繼續深挖潛力。同時,與生產環節相對應,消費環節也要繼續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盡可能滿足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后對更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追求。
針對國際循環中的“堵點”,一是積極推進國家間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和簽署。中國積極推行建設的“一帶一路”等已經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未來可以積極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特別是與其中的發達經濟體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二是更加積極開放。中國已經建成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2020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總體建設方案》。今后,中國還可以進一步擴大開放,將自由貿易試驗區可以復制、可以推廣的經驗在更多地區推行,盡可能降低與其他國家在經濟交往中的摩擦和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來源:《國家治理》周刊2020年8月第3期
原文責編:羅婷/臧雪文
中國經濟大家談系列稿件
經濟大家談 | 無接觸經濟有望成為中國經濟未來的一個長期風口
經濟大家談 | 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基本判斷(之一)
經濟大家談 | 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基本判斷(之二)
經濟大家談 | 堅定用新發展理念引領“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經濟大家談 | 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是新時代對外開放思想的偉大踐行
經濟大家談 | 進一步釋放“新消費”潛力,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