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張占斌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要繼續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風雨無阻的戰略定力,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
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們是有顯著制度優勢和堅實改革基礎的。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占斌認為,中國的新發展格局必須在“大力度的改革、高水平的開放”這一前提下才能形成,一起來看。
加大改革力度,疏通影響國內大循環的堵點
其一,通過強力改革,加快推進創新驅動戰略,打通支撐國內經濟循環的全流程創新鏈條。凡是屬于“卡脖子”的技術產業化項目,科創板應優先考慮;凡是能夠降低關鍵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的,科創板應優先考慮;凡是有利于促進內循環、提升產業競爭力的,科創板應優先考慮。
其二,加快數字經濟產業化、傳統產業數字化。新基建作為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生命經濟的技術支撐,不僅本身將帶來幾萬億甚至十幾萬億元的巨大投資需求,還將通過數字經濟產業化、傳統產業數字化、研發創新規模化而產生不可估量的疊加效應、乘數效應。在這一領域,我們仍存在不少短板,可以大膽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使其發揮作用。
其三,將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要作為重中之重,著力補短板、鍛長板。要持續強化產業鏈要素保障,圍繞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企業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依托重點行業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及時幫助解決企業在物流、人流、資金流、數據流等方面的斷點堵點痛點問題。要大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支持大企業主導構建創新體系和產業生態,著力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新型產業合作體系。要鞏固產業鏈綜合優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現代化水平,加快補齊關鍵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短板,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其四,深化關鍵性基礎性體制改革,激發社會投資活力,加快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今年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陸續發布了兩個重量級文件:《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文件提出了深化關鍵性基礎性體制改革,強調資源優化配置型改革,既具有針對性和前瞻性,又具有極強的戰略意義,是新時代中國市場經濟向前推進的一個重要標志。
其五,營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改革和負面清單制度,吸引先進國際資源來華投資發展。以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報告為契機,把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有利于改善營商環境的改革做法在更大范圍內推廣,并逐漸以制度形式把改革成果確定下來。
推進高水平開放,形成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其一,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深入參與引領國際經濟循環。要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積極擴大進口,以服務業為重點擴大外資市場準入,吸引集聚更多高質量外資企業。這樣內需就成為實現全球化戰略轉型的工具、資源和手段,利用內需來促外需。用內需虹吸全球先進生產要素為我所用,發展創新經濟,進行產業升級。如果我們將國內市場打造成吸收全球先進生產要素的平臺,那將極大地推動創新經濟格局形成,有利于實現產業鏈向中高端攀升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其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以“一帶一路”為重點,依托制度集成創新,建設高水平的開發區、自貿區,積極發揮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功效,鞏固東盟開放合作的成果,形成更多面向“一帶一路”和南方國家的國際大循環。促進商品、資金、技術、人員更大范圍流通,加快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其三,加快中歐投資協定、中日韓自貿區等談判,與發達經濟體建立緊密的產業和市場循環關系。雖然歐洲國家與美國走得近,但美歐存在利益紛爭,也存在諸多矛盾,我們有機會爭取與歐洲合作。要正確分析歐洲的形勢,一些國家與中國合作獲利巨大,即使不會進一步深度合作,但也不至于“去中國化”。中日韓產業鏈、價值鏈十分密切,相互深度嵌入。應爭取早日建成中日韓自由貿易區,這個雖有一定難度,但對我們來說必須爭取。
其四,打通國內國際循環的痛點和堵點,促進國內國際市場規則和標準的有機相容。暢通國內國際循環,不只是暢通人流、物流、要素流,更要促進國內國際市場規則和標準的有機相容。堅持擴大高水平開放和深化市場化改革互促共進,增強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的韌性和柔性,從制度上、技術上、規則上打通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痛點和堵點,暢通國內國際微循環。
其五,防止兩個循環生態體系“脫鉤”,促進國內外市場有效貫通。堅持進口與出口并重、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粘合度,采取一切措施堅決防止兩個循環生態體系“脫鉤”。當前需注重恢復國際供應鏈,暢通外向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國內國際產業鏈,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積極拉動國內消費回升、擴大有效投資、引導外向型企業建立基于國內循環的產業鏈,促進國內外市場有效貫通。
來源:《國家治理》周刊2020年8月第3期
原文責編/周素麗 臧雪文
中國經濟大家談系列稿件
經濟大家談 | 無接觸經濟有望成為中國經濟未來的一個長期風口
經濟大家談 | 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基本判斷(之一)
經濟大家談 | 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基本判斷(之二)
經濟大家談 | 堅定用新發展理念引領“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經濟大家談 | 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是新時代對外開放思想的偉大踐行
經濟大家談 | 進一步釋放“新消費”潛力,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