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 李建軍
數字鄉村建設能夠激活鄉村的生態服務功能和文化傳承功能,整體實現城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行動路線圖可以概括為“一基兩翼”,即通過新基建改善數字鄉村的數據資源基礎設施,通過農業數字化和鄉村公共服務數字化兩種推動力量形成數字鄉村建設的“續航力”、平衡力和持續支撐力。
“一基兩翼”實施數字鄉村建設
首先,202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具體部署,明確推動農村千兆光網、第五代移動通信(5G)、建立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等數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根據中央的總體部署,國家相關部委和三大電信運營商聯手,積極投資5G技術、物聯網等與鄉村數字化發展相關的“新基建”,以擴大光纖網、寬帶網在農村的有效覆蓋,建設人機協同的天空地一體化的數據信息采集系統、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與應用體系、“村村享”綜合信息平臺等,并通過各種政策機制建立健全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協作協同、開發利益的機制。與之同時,許多數據化平臺公司還通過在鄉村搭建“智慧農業平臺”、數字化產地倉或智慧農業共同體等多種形式,支持有助于數字鄉村建設的“新基建”。所有這些投資行動和共同努力,無疑將為我國的數字鄉村建設提供良好的技術基礎和發展條件。
其次,國家在《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等系列政策文件中明確提出,“注重構建以知識更新、技術創新、數據驅動為一體的鄉村經濟發展政策體系”,其中“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部分明確了多方面的任務,包括夯實數字農業基礎,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積極發展鄉村新業態,等等。政府的政策激勵和市場“引力”,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激發的數字化平臺公司社會責任感等諸多因素,已促使數字化平臺公司和農業公司等數字農業創新主體在智慧農業、鄉村共享經濟等領域做出引人矚目的創新探索,并使中國農業數字化進程呈現出快速迭代和多層次進化的創新趨向。從最初的農產品數字化銷售到如今的數字化賦能品牌農業建設、智慧農(牧)場生產與經營的智慧化,以及鄉村共享經濟和數字化服務平臺創建等等,展現出農業數字化創新的巨大潛力,創造了諸多獨具特色的農業數字化轉型的傳奇故事。榜樣的力量和典型示范,以及農業數字化創新的外部效應,正在蓄積數字鄉村建設更大動能,在更高層面上智能化地整合農業、食品和生態環境等鄉村發展資源,引領數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
第三,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加強公共服務和有效治理是關鍵保障。關于數字鄉村建設,《綱要》中明確提出,“以數字化助推城鄉發展和治理模式創新”,“構建面向農業農村的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建立涉農信息普惠服務機制,推動鄉村管理服務數字化”,以提升農村地區公共服務智能化、信息化的可及性,提升農民生活數字化服務水平。通過技術賦能和數字化轉型,建立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為鄉村居民提供高質量、智慧性的生態、治安、文化、教育、醫療、養老和社會救助等全方位的社會公共服務,整體提升鄉村居民對鄉村生活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進而激發鄉村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通過數字鄉村建設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數字鄉村建設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基于鄉村建設的艱巨性和數字技術應用復雜性,在數字鄉村建設中我們首先必須堅持系統思維和底線思維,牢記“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在各種建設項目和規劃建設中統籌數字化創新發展和農業安全的關系。要及早預警各種農業和鄉村產業數字化過程可能出現的負外部性,采取各種可能的機制確保農業和鄉村自然資源的可持續性,確保鄉村居民能夠公平地參與和分享數字化的創新收益,真正讓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成為重構農業和鄉村經濟的有效機制和創新動能。
其次,我們還必須對城鄉之間可能存在的技術差距和“數字鴻溝”保持清晰認知和理性態度,學會換位思考,客觀理解鄉村居民對數字技術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行動。采取多種方式幫助那些不便或不適應“數字化”改造的鄉村和村民,因地制宜和循序漸進地推進鄉村數字化建設,讓所有人都能有尊嚴地享受數字時代的工作和生活。
第三,數字鄉村建設作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自然涉及人的現代化。因此,在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必須重視人的思想觀念的現代化問題,通過各種形式,包括數字化的傳播手段進行宣傳教育,幫助更多的鄉村居民適應數字化可能帶來的“文化沖擊”和觀念變革,以更平和的心態坦然面對數字技術和現代化給鄉村帶來的各種影響。
最后,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建設方針,確保數字鄉村建設有正確的價值觀和發展理念引領,以更負責任的態度去推動數字鄉村建設,讓數字鄉村真正惠及農業農村和農民,惠及所有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經濟大家談 | 全面準確理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內涵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