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開大學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佟家棟;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國際經貿系副主任 劉程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適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國際經濟政治形勢變化,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并強調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這要求我們以對外開放倒逼改革,加快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步伐,做好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金融創新先行先試,積累可復制推廣的經驗,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做好體制機制保障。
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的布局與特色
中國自2013年9月29日在上海建立第一家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來,經過六次擴容,至今已經有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一個自由貿易港。從地理分布情況看,以人口分布的胡煥庸線為參照,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已經在胡煥庸線以東基本布局完畢。這意味著,中國自由貿易實驗區建設應從地理范圍擴展轉向質量提升,朝著高質量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的方向轉變。
從類型上看,中國基本上已形成了自由貿易海港、陸港、空港和島港四種自由貿易試驗區類型,期望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或自由貿易港。從自貿區的經濟基礎選擇來看,這些自由貿易試驗區或自由貿易港都是在改革開放中已經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優良的開放環境等優勢的省份或地區。這些自貿區或自貿港產業發展各具優勢和特色,從而為自由貿易提供了多種試驗環境,或多個不同試驗條件下的“試驗室”和“試驗田”。
從開放的角度看,這些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試驗田”的布局,涵蓋多種區域產業結構類型和多個發展階段,為測試開放經濟各個方面、各個領域和產業的外部沖擊提供了多種“場景”。此外,在每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中,設定海關特殊監管區和非海關特殊監管區,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擴大貿易自由、投資便利和金融自由化提供明確的地塊劃分。
從區塊設計看,各自由貿易試驗區一般都設定三個片區,以便為科技產業創新、貿易投資自由化安排和改革創新發展提供足夠的空間。若需再容納新的產業,還可以像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那樣,為發展數字貿易建立擴展區。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的初衷很明確,就是將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同時,通過在試驗區內對貿易自由、投資便利和金融創新和探索,以及相應的壓力測試,獲取經驗和教訓,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規則制度,最終在全國復制推廣。
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體制機制建設的建議
根據國際自由貿易園區建設的經驗,一個可信賴的、可預見的自由貿易園區,首先,要有一套系統的法律規章制度。法律法規的明確、嚴格、較小的自由裁量,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規指引,是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秩序的基礎和先導。
其次,要借鑒國際通行的自由貿易慣例、投資規則,營造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的貿易、投資環境。
第三,知識產權保護是吸引高科技產業和企業,特別是明確并嚴格執行知識產權自由交易的必要環境基礎。這樣才能長期引進、發展、創新現代高科技,形成以高科技、信息產業、人工智能、大數據產業為支柱的產業群。中國現代自貿試驗區或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目標和水平將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持續發展不斷提升。高新技術產業和企業的引進,將成為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第四,在國家下放必要管理權的同時,要盡快建立制度化的地區創新容錯機制,以保證大膽試驗。
第五,要繼續引導各自貿試驗區在復制推廣先進的體制機制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堅持各地區產業發展和布局上的比較優勢,避免各地自貿試驗區建設中形成產業發展規劃的趨同,失去多元試驗的意義。
第六,以分工的形式鼓勵各自貿試驗區有針對性地測試開放沖擊風險,為推動區域貿易自由、投資便利和金融開放先行先試,形成經驗,特別是防控風險的經驗,以便推廣實施。
中國經濟大家談系列稿件
經濟大家談 |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經濟大家談 | 緊扣高質量發展內涵,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經濟大家談 | 全面準確理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內涵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