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大者”與中國夢
【摘要】實現中國夢是新時代最重要的“國之大者”。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國家富強是實現中國夢的基礎,也是實現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保障。民族振興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也是實現國家富強的基礎。人民幸福是實現中國夢的目標,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標志。國家富、民族興,人民才有可能幸福;國家強、民族強,人民幸福才有保障。在新發展階段,各...
【摘要】實現中國夢是新時代最重要的“國之大者”。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國家富強是實現中國夢的基礎,也是實現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保障。民族振興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也是實現國家富強的基礎。人民幸福是實現中國夢的目標,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標志。國家富、民族興,人民才有可能幸福;國家強、民族強,人民幸福才有保障。在新發展階段,各...
近年來,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生物多樣性喪失、荒漠化加劇等問題愈發嚴峻,全球范圍內生態環境的惡化已經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造成嚴重威脅。在此情況下,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氣候治理作為全球治理的一大核心議題,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安全等因素緊密聯系,不僅關乎各國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國土安全和水資源保障安全等安全問題,更深刻影響著全球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
【摘要】格拉斯哥大會之后,全球氣候治理實踐進程似乎迎來新的起點。然而不容忽視的是,近年來國際風云變幻,世界政治發展中的逆流給全球氣候治理前景蒙上陰影。全球氣候治理受到英歐變局、美國霸權嬗變等沖擊,而且《巴黎協定》始終面臨國家自主行動履約難題。同時,全球氣候治理也在制度碎片化、國家群體化、新興大國主導等方面呈現新特征。新時代中國氣候外交,則重在踐行共商共...
【摘要】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給人類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威脅。未來氣候變化將進一步加劇全球氣候風險,引發代際不公平問題,威脅人類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氣候風險,走具有氣候恢復力的發展道路,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應對氣候變化風險的主要途徑不外乎減緩和適應。為妥善應對氣候變化挑戰,迫切需要構建全球、區域、國家、城市、企業、社會...
【摘要】災害風險內化于發展進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伴生產物。應對氣候變化、降低災害風險是聯合國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隨著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增加,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提出“氣候韌性發展”理念。2022年6月,生態環境部等17部門聯合發布《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氣候適應型社會。為此,應發揮氣候適應的“三重紅利”...
【摘要】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和全球生態環境退化,一貫具有較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綠色政治傳統的歐洲又興起新一波強勁的綠色浪潮。鑒于全球氣候變化加劇及歐洲民眾強烈的生態關切,當前的綠色浪潮短期內不會減弱,將會持續推動歐洲經濟社會發展的低碳轉型,并對全球范圍內的低碳發展和綠色產業革命產生重大影響。而導致綠色浪潮興起的原因既源于歐洲政治與社會的復雜傳統,也源于...
【摘要】《歐洲綠色新政》是歐盟推進環境治理與經濟發展的中長期發展戰略,也是歐盟引領其成員國乃至全球綠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其中,公正轉型問題受到高度重視。在綠色新政實施進程中,歐盟相繼推出“公正轉型平臺”“公正轉型機制(資金)”等機制性安排。梳理公正轉型問題的提出與發展,界定公正轉型的概念,分析綠色新政框架下歐盟在公正轉型問題上的政策、行動與經驗,對中國...
【摘要】聯合國和國際社會對氣候問題的持續和深度關注,以及氣候領域國際談判和規制建設的進展,說明包括中美在內的國際社會在氣候治理問題上具有相當程度共識。加上生態轉型和綠色發展業已形成國際發展潮流,這使中美在氣候治理上有著難得的良性互動空間。但氣候正義之爭、美國國內氣候政策的黨派化和不穩定性,以及當前國際能源價格高企和兩國總體政治關系走勢都構成影響中美雙方...
【摘要】能源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而且也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人類已進入互聯互通新時代,維護全球能源安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全球能源生產和消費格局深度調整,能源結構綠色轉型趨勢不可逆轉,以高效、清潔、多元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綠色低碳能源轉型進程正加快推進。百年大變局與新冠肺炎疫情疊加,更加凸顯國際社會命運緊密相連。中國構建現...
【摘要】2020年以來,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跌宕反復的大背景下,我國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面臨著諸多新的機遇和挑戰。圍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學習與闡釋這一主線,我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研究取得了長足進步;而隨著“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尤其是“雙碳”戰略的制定實施,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流域)戰略的深入推進,《生物多樣性...
【摘要】通過對服務需求的精準識別、服務內容的精準調適和服務績效的精準反饋,“體驗師”機制有助于公共服務質量的持續提升。不論是在政務服務中,還是在醫療、就業、養老和文化等公共服務領域,“體驗師”機制展示了其廣闊的應用前景。作為助推公共服務質量持續提升的創新機制,保障“體驗師”機制的順暢運行,需要建立健全“體驗師”的選募制度、培訓制度、激勵制度、約束制度和...
【摘要】在網絡輿情處置時存在著“解惑”和“解恨”兩大原則,即網民既想知道這個事件的真相是什么,又希望相關涉事人受到應有的懲罰。當前,基層政府應對網絡輿情面臨著新形勢下媒介技術和行政環境變化帶來的新挑戰。基層政府在推動落實網絡輿情相關的問責工作中,實事求是推進問題和矛盾的實質性解決是關鍵,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標準是準則,制定質量評估與考核體系是成效保證,高...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推動反腐敗國際合作作為加強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不僅堅持不懈做好追逃追贓工作,而且持續加大跨境腐敗治理力度,極大地提升了我國在反腐敗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形成了反腐敗國際合作的中國經驗。系統分析中國推動深化反腐敗國際合作的做法和舉措,深入總結研究成功經驗,對于進一步把握反腐敗國際合作的中國主張、中國實踐和中國方案具有重要意...
【摘要】當前是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中國要強盛、要復興,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然而,我國在建設世界科技創新高地方面仍面臨著一定的法治困境,堅持依法治國,發揮習近平法治思想政治引領、理論引領、行動引領的三重作用,是建設世界主要科...
【摘要】無論是數字極簡主義、反技術依賴,還是網絡隱居等新社會行為、新社會心理、新社會關系,都是顛覆性、革命性技術與社會深刻互動、相互沖撞的表現,其背后折射出人們對于新技術快速迭代、加速發展、廣泛應用給個體造成的困擾、侵擾,甚至對既有社會秩序和社會結構的沖擊所引發的社會憂懼。唯有站在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高度,切實提升政府、平臺和企業、網絡社群、...
【摘要】《刑法修正案(九)》設立的職業禁止制度,強化了我國刑事制裁體系的構建,有利于形成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合力,完善知識產權犯罪治理體系,助力我國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和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此,應在判決層面明確適用要件,規范適用程序,關注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與職業之間的關聯,強化釋法說理;在執行層面注意職業禁止的程序設計,強化執行銜接;在監管層面完...
【摘要】縣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理念,落實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兩化”路徑的關鍵環節。從系統觀念來看,我國縣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過程中,存在自然共生系統開發利用碎片化、產業共生系統市場要素流動單向化、社會共生系統協同共治要素不匹配等問題。推進縣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宜堅持系統觀念,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充分發揮縣城的重要載體...
【摘要】近年來,各級各類產業園區在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廣大產業園區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是推動產業園區發展質量、發展效率、發展動力變革的內在要求和現實所需。實現產業園區的高質量發展,更加需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更加需要深刻理解新發展理念與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間的內在邏輯關系,進而采取切實可...
【摘要】當前,中國共產黨對歷史虛無主義進行了強有力的遏制,大大壓縮了歷史虛無主義的傳播空間,有效遏制了歷史虛無主義的蔓延。在這種壓力下,歷史虛無主義衍生出“軟性”形態,呈現話題更加聚焦、話語方式隱蔽、利用網絡信息存量、與“飯圈文化”結合等特點,愈加難以辨識。未來,批判、遏制歷史虛無主義,既不能幻想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也不能因歷史虛無主義的隱蔽性、社會思...
【摘要】“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中國共產黨一貫重視黨政干部的儉以養德、儉以律己、儉以治國。治者應儉:我們應更多地從“節約促進”的視角、遵循行為設計原理去思考如何促進黨政機關和干部的節約行動,培養節約型治理者。善治必儉:除了基礎性開支的節省以外,還應通過盤活存量、節用為民式預算、優化制度與流程、獎勵預算節約行動等措施,實現積極節約。 【關鍵詞】公共部...
【摘要】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對于在新的趕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績意義重大。在高等學校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總結和借鑒歷史經驗,持續穩定地推動高等教育發展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在實踐中增強師生獲得感。要在學黨史中提高師生理論素養,在悟思想中堅定師生理想信念,在辦實事中化解師生急難愁盼,在開新局中促進師生事業發展。 【關鍵詞】黨史學習教育 高校 獲得感 【中圖...
【摘要】冷戰結束后,在美國的直接推動下,北約先后面向中東歐國家及原來蘇聯加盟共和國完成了五次擴張,并在推進新的擴張計劃。長期以來,美國一直將北約作為霸權擴張、控制歐洲、遏制競爭對手和制造全球動蕩的工具,并試圖通過北約擴張提升戰略競爭優勢、搶占“后蘇聯空間”、制衡俄羅斯和攫取霸權利益。北約擴張給地區和世界局勢帶來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并將世界格局推向冷戰思...
【摘要】半導體是指常溫下導電能力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材料,其產品主要分為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分立器件和傳感器四類。作為數字時代的底層支撐,芯片半導體在國際競爭的背景下越來越具有戰略性質。在數字經濟、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緣政治三重因素疊加作用下,實現芯片半導體產業的安全和彈性成為各方競爭的焦點,全球芯片半導體產業正面臨新一輪挑戰與調整。中國要有意識地對芯...
【摘要】從歷史上看,美國對被制裁國采取凍結或沒收在美資產、限制在美國金融市場投融資、剔除出SWIFT、CHIPS等國際支付交易系統等單方面金融制裁措施。同時,被金融制裁國被迫進行反制裁。對此,我國要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的金融制裁與反制裁法律體系及運行機制;提升人民幣的貨幣權力,減少對美國主導的國際清算體系的依賴;積極應對美國對華金融制裁,保護中國海外資產安全;推動...
【摘要】美國意圖將中國視為國內政治衰敗的“替罪羊”和全球化負面沖擊的“背鍋俠”,并推出“規鎖”戰略企圖將中國鎖定在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將意識形態沖突內化為不公平競爭、政府補貼、國有企業、勞工權益等“技術—貿易—產業”問題,其遏制思維充滿悖論,違背了時代潮流和世界公意。中國化解遏制之道,是將外交戰略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以人類共同價值超越普世價值,倡...
【摘要】隨著國潮的興起,與衣食住行相關的許多老字號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通常意義上,企業之所以被稱為“老字號”,先決條件是歷史的悠久性。然而,在新消費驅動下,老字號的發展單單強調“老”是不行的,其關鍵在于“歷久覓新”。“新”的前提在于堅守對傳承技藝與產品質量的嚴格要求;“新”的核心在于平衡現代性與傳統性,從過去的經驗轉向創新意識與多樣化形態;“新”的難點...
【摘要】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建成文化強國”被列入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這是由文化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決定的。文化強國建設旨在明晰中國的文化立場、文化價值坐標與展示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世界歷史意義。隨著文化強國戰略的深入實施,當前有的人對文化強國建設理念、目標和價值訴求等方面存在一定...
【摘要】新中國成立以來,各級政府在制片資金、發行渠道、放映場地、媒體推廣等方面對主流電影給予了大力扶持。與此同時,在傳播時代理念、凝聚民族意志、促進社會建設、塑造國家形象、鞏固政權根基等方面,主流電影也發揮了顯著效益。目前,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下,“講好中國故事”無疑是主流電影的重大使命之一,而題材的迭代與開拓則是其關鍵議題...
【摘要】“泛知識”學習是隨著互聯網和知識網絡化而興起的新型學習模式,其并不是傳統專業知識學習模式的替代品,而是補充品。“泛知識”學習具有學習內容DIY、學習場景交叉套疊、體現本體價值的學習觀位置突顯、縱向與橫向知識流交織等新特點。在認識“泛知識”學習的利弊得失時,應該看到其讓學習者體會到更多自由、更大成就感、更強公平感,同時亦在暗暗滋生出焦慮與倦怠、分裂...
【摘要】由于職業稟賦,歷史學家能夠“坐披囊篋,而神交萬古,不出戶庭,而窮覽千載”。這種“由今入古”的特殊技藝,使他們能與前賢往哲同此涼熱,因此成為最會“追星”的一群人。不過,他們追星的方式卻別具一格。本文通過掇拾太史公司馬遷的“追星”往事,講述歷史學家如何在自己的追星之旅中完成偉大的文化創造,從而樹立起文化史上不朽的豐碑。 【關鍵詞】追星 淑世 司馬遷 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