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大家談 > 正文

經濟大家談 | 縣域生態環境治理取得突出成就

“縣域生態振興”系列專家解讀之八

經濟大家談

縣域生態振興”系列專家解讀之八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 單菁菁

2012年,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作出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將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構建“美麗中國”的新高度。縣域是我國最基本的行政單元,是連接城市和鄉村的結合點,以縣域為樞紐和平臺統籌城鄉生態環境治理,既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我國逐步加大縣域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并取得顯著成效。

縣域生態環境治理取得突出成就

全面打響碧水保衛戰。在國家層面推進各省編制縣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規劃,截至“十三五”末,除新疆、西藏外,全國29個省份基本完成縣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規劃編制。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全國10638個農村“千噸萬人”水源地全部完成保護區劃定。積極開展水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加強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在縣、鄉、村全面落實河長制,強化水環境管理。“十三五”期間,全國廢水主要污染物明顯下降。其中,作為重點治理的農業源廢水污染物無論是排放量下降速度還是下降強度均超過工業源,呈現出快速大幅減少的良好態勢。

著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加快推進能源結構轉型,進行燃煤大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整治或淘汰燃煤小鍋爐。持續推進企業節能減排,對散亂污企業實行動態清零,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加大工業污染治理力度,開展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強化廠礦企業物料堆場的粉塵治理。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治理,嚴格管控農村地區的秸稈露天焚燒。根據不同地區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各地區藍天數量明顯增加,重污染天氣大幅減少。

持續開展凈土保衛戰。縣域土壤污染防治的關鍵是控制農村地區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我國從2015年全面開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2017年進一步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啟動實施了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東北地區秸稈處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農膜回收等農業綠色發展行動。農藥投入量、農用地化肥在2014年和2015年先后達到峰值后開始下降,于2017年提前三年實現農藥、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2020年,我國農藥、化肥使用量分別比峰值時期減少42萬噸和772萬噸,順利完成《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的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的治理目標。

扎實推進垃圾治理攻堅戰。積極推進工農業生產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努力從源頭推進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開展農村垃圾集中清理行動,全面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大力推行“村收集、鄉/鎮轉運、縣處理”的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模式。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9.7%,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達90%以上。截至2020年,共計15萬個建制村完成了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

進一步優化縣域生態環境

一要完善生態環境治理機制。第一,以系統觀、綜合觀、長遠觀做好縣域生態環境治理規劃。科學制定縣域生態環境治理規劃,在發展理念上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規劃原則上凸顯“統籌發展與安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規劃目標上追求生態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可持續發展,在治理手段上靈活采取經濟、行政、法律等多元方式。總之,要以科學規劃指導縣域生態環境治理。第二,構建責權利明確、監管有力、響應及時、協調聯動的生態環境治理網絡。第三,合理提高環境績效考核權重,把生態環境治理落實情況作為地方領導干部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

二要全面激活企業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第一,科學制定并適度提高環境規制標準。探索改進企業排污收費方法,鼓勵企業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主動治污減排。第二,構建企業治污減排的政策支持體系。建立企業治污減排補貼機制,降低企業治污減排的成本和負擔,同時從財政、稅收、金融、市場準入等方面全面加強對企業治污減排的政策支持力度。第三,建立健全企業環境保護信用體系。將環保信用納入企業信用征信體系,結合企業環保征信推進實施綠色金融政策,利用市場力量倒逼企業加大環保投入,激活企業環境保護主體責任。

三要夯實縣域生態環境治理的社會基礎。要把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作為夯實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的重要基礎,靈活運用報紙、電視、網絡、微信公眾號、社區、學校等多元途徑,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縣域居民廣泛宣傳生態文明理念,進行生態環境教育,傳播生態環保知識,以“保護共同家園”為紐帶,以“共建、共享、共贏”為號召,強化縣域居民自覺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推動縣域生態環境治理由政府主導向全社會參與轉型。

四要提高縣域生態環境治理的科技支撐能力。第一,加強對環境部門監察管理的技術支持,運用紅外識別、衛星遙感、無人機、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科學技術,進一步提高環境部門的生態環境監察管理能力,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第二,在生態文明建設和“雙碳”目標背景下,亟需構建政府主導、資源共享的縣域生態環境治理信息技術服務平臺,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綠色轉型發展提供信息、技術、人才等服務,助力企業特別是廣大中小企業提高治污減排能力。

“縣域生態振興”系列專家解讀

經濟大家談 | 新發展階段推動縣域生態振興意義重大

經濟大家談 | 以縣域生態振興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經濟大家談 | 縣域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獨特優勢

經濟大家談 | 把握縣域生態環境治理的時代價值

經濟大家談 | 如何走好中國特色縣域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經濟大家談 | 采取科學有效措施推進縣域生態振興

經濟大家談 | “雙碳”目標下縣域綠色發展的新思路

[責任編輯:曲統昱]
  • <dfn id="3kwm1"></dfn>
    <dfn id="3kwm1"><div id="3kwm1"><label id="3kwm1"></label></div></dfn>

      <abbr id="3kwm1"></abbr>

      1. <menu id="3kwm1"><nobr id="3kwm1"></nobr></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