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調查研究 > 中國經驗 > 正文

豐收背后有個“隱形英雄”(經濟聚焦)(6)

為了保障農機順暢跨區轉移,湖北省農業農村部門早早向全國“麥客”發出邀約,加強與各地公安、交通、氣象、應急等部門溝通協調,落實對跨區作業機車減免通行費的優惠政策。

今年,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新推出了“三夏”機收精準氣象服務,為廣大農機手提供手機端精確到鄉鎮的分時段機收適宜指數信息,幫助他們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同時,還與交通部門共享信息數據,落實優惠通行政策,累計減免跨區通行費約1億元,40萬車次受益。

機收減損,需要新型經營主體在機收服務中發揮作用,增強保障能力。

“20畝小麥,原本自己一周才能收完,有了社會化服務,不到4小時就搞定,一畝地還減少了40多斤損耗。”安徽鳳臺縣丁集鎮考莊村村民考傳書很驚喜。今年夏收,全縣共有216個社會化服務組織投入4000多臺聯合收割機參與。

農業生產托管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機收減損創造了組織條件。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說:“加強組織化保障,確保機收‘最后一公里’收得牢,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成為機收減損的有力保障。”

目前,全國已有19.4萬個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其中7.5萬個農機專業合作社,全面開展托管式、訂單式、租賃式等服務,基本覆蓋了所有鄉鎮。

上一頁 1 23456下一頁
[責任編輯:王克]
標簽: 夏糧   產量   機收減損   現代化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