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貿易合作發展效果評價理論
構筑“一帶一路”貿易合作共識在于命運共同體的核心價值。十八大以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在數十個場合提到或論述了范圍不同的命運共同體思想,李克強總理把命運共同體細分成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折射出中國新一屆領導層對全球秩序治理具有新思維、新主張和新理論。
共筑命運共同體理論是對當今時代中國面對如火如荼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或自由貿易區建設的重大理論創新和理論飛躍,超越了傳統的低層次區域經濟一體化理念,上升到了推動人類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命運與共高度,凸顯出中國重大的思想理論貢獻。傳統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理念層次較低,沒有命運與共的思想,雖然正在被許多國家和地區積極推動,形成了許多區域性自由貿易區組織,但各國命運與前途迥異,各成員自謀出路,各安天命。同一個自由貿易區內各成員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一些落后國家注定被較發達國家所剝削,發展差距逐漸拉大,現實中希臘就是歐盟內掉隊的一個犧牲品。中國主張命運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理念要求一個國家也不能掉隊,可能發展有先有后,但都要同舟共濟、水漲船高、共同發展,做到共商、共建、共享,共擔責任,實現合作共贏。
習近平(2015)主席指出:“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實行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著力點之一就是積極主動參與全球治理,構建互利合作格局,承擔國際責任義務,擴大同各國利益匯合,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⑩中國倡議的共建“一帶一路”就是共同發展戰略,正是對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理想的實際行動方案,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觀在實踐中的兌現。也就是說,共建“一帶一路”正是實現命運共同體偉大使命的現實載體,正是共筑命運共同體的實施戰略、實現路徑和實現形式。
實現“一帶一路”貿易合作核心價值具體體現于促進貿易合作平衡、可持續增長。各國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利益在于發展本國經濟,這是參與的動力。如果一個國家在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中長期利益受損,那么這個國家就沒有動機參與。中國要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參與共建,就需要使“一帶一路”成為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平臺,這種體現各國間命運共同體價值觀的貿易經濟關系就是參與共建各方要照顧彼此貿易利益的關系。因此,共建“一帶一路”戰略的效果必須是帕累托福利改進的,要讓各方感受到參與共建比不參與共建的福利更優。具體體現在貿易合作上雙方不僅表現為貿易合作增長,而且要使貿易平衡、穩定和可持續增長。
實施戰略實現貿易平衡增長的效果體現為貿易增長基礎上的失衡率改善。貿易失衡是普遍的正常現象,但長期嚴重失衡盡管彰顯了經濟比較優勢,自然也可能會導致貿易伙伴經常項目長期難以平衡而損害其貿易經濟利益,導致貿易不可持續。因此,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在貿易合作上體現命運共同體核心價值,就必須要通過國際合作和援助以及其他有效措施,比如擴大開放和投資合作,促進貿易逆差國產業經濟發展,改善發展基礎設施和發展能力,促進貿易順差國擴大進口和對逆差國的外圍產業轉移,目的在于保持伙伴間貿易大體趨于平衡、穩定和可持續增長。
“一帶一路”戰略和政策推動必須要順應國際經濟貿易發展規律,順應各國自身經濟發展需求,與地區經濟貿易發展的節律合拍。我們要準確把握沿線各國經貿發展的時代脈搏。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或政策既要順應經濟規律與經濟趨勢,又要超乎經濟自然力,不能讓其任意發展,更不能讓其長期貿易失衡,損害另一方國際收支平衡,從而傷害伙伴經濟穩定和發展。實施戰略或政策推動力所產生的經濟貿易效果,似乎與經濟表象分不開,但它起了經濟本能達不到的效果。長期貿易失衡嚴重的伙伴在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后絕對失衡率下降,表明戰略及其政策發揮了積極效果,反之絕對失衡率繼續保持高位,表明戰略還有待改善,繼續發揮效果。
“一帶一路”貿易合作發展效果分析方法
前文初步討論了“一帶一路”貿易合作發展效果評價理論,認識到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及其政策的效果體現為貿易增長基礎上的失衡率改善。這里用貿易失衡率指標變化衡量貿易失衡改善程度。貿易失衡率指標是貿易差額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百分比。IB=[EX–IM]/[EX+IM]*100%。式中IB表示貿易失衡率,EX表示出口額,IM表示進口額。|IB|絕對值縮小表示失衡得到改善,擴大表示失衡惡化。
百分比越高,表明貿易失衡率越高。長期失衡越嚴重,經常項目國際收支越難以平衡,貿易可持續性越差,越有必要積極努力吸引資本流入以促進產業發展達到改變貿易失衡狀況的目標。失衡率絕對值越低,貿易越趨于平衡,貿易可持續性越好。一國國別貿易差額占整體經常項目收支的比重越高,國別貿易失衡對整體國際收支平衡的影響越大;反之則越小。
考察一個國家貿易效果主要有經濟性貿易效果、戰略或政策性貿易效果兩個效果概念。經濟性貿易效果是指由經濟本身力量而非其他因素改變原有貿易狀況所產生變化的效果。戰略或政策性貿易效果是指由戰略或政策推動而非由經濟本身因素改變原有貿易狀況所產生新變化的效果。
判斷經濟性貿易效果大小主要看貿易增長、貿易失衡率歷史趨勢性變化。除非有比較大沖擊力的經濟因素影響,一般認為經濟性貿易效果比較穩定,歷史數據不會有很明顯的突變。判斷戰略或政策性貿易效果則要看戰略或政策作用對貿易失衡率歷史趨勢的瞬時突變大小。
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貿易效果主要體現為一個國家貿易失衡率歷史變化。如果中國與沿線一個國家的貿易失衡程度由于雙方共建“一帶一路”戰略及政策推動而發生變化,而非由于經濟自身所能達到失衡好轉或惡化的改變,那么這種變化效果就是戰略或政策性貿易效果。長期貿易失衡率絕對值發生顯著的下降,失衡率縮小,不使失衡更加嚴重,表明戰略發揮了積極的正面效果;失衡率沒有明顯改善趨勢,表明戰略效果不明顯。
不同于貿易可能損害伙伴的產業發展,對外投資可以增加資金流入,提高配置資源效率,促進產業發展,增加所在國稅收和就業機會。因此,評價投資合作的效果關鍵看資本凈流出(入)規模。資本凈流出=資本總流出-資本總流入。其中,資本總流出包括對外直接投資、對外證券投資、民間資本外流;資本總流入包括外商直接投資、境外證券投資、外國居民轉入境內資本。資本凈流出越多,對共建“一帶一路”做出貢獻越大;反之,越小或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