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習近平主席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強調:“我們要以開放紓發展之困、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享之福,推動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增強各國發展動能,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順應經濟全球化大勢,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融入世界經濟,對外開放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和標志性成果。外貿發展成就斐然,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發展成果顯著,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加快形成,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穩步推進,全球經濟合作網絡持續拓展。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等態勢,中國正在不斷以自身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第一,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為世界提供中國大市場機遇。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超大規模市場是我國的顯著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截至目前,我國已與26個國家和地區相繼簽署了19個自貿協定,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擴大優質產品進口,舉辦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成為促進世界各國創新合作的重要平臺。不久前閉幕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14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284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意向成交金額735.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3.9%。進博會已經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
面向未來,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繼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中等收入群體在未來15年超過8億,推動超大規模市場不斷發展,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梢哉f,“中國大市場”正在成為“世界大機遇”。
第二,促進深層次改革的制度型開放,為世界提供中國制度型開放機遇。
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是我國進一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不斷推動制度型開放。2013年以來,我國已設立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和1個自由貿易港,覆蓋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形成了一大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例如,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證照分離”等。我國已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
面向未來,錨定“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這個目標,我國將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實施好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現代服務、高新技術、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等領域和中西部地區;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健全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安全保護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從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轉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這將為世界提供中國制度型開放機遇。
第三,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為世界提供深化國際合作機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參與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機制合作,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貿聯系。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我國積極發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截至2021年末,我國已與1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進雙邊、區域和多邊合作,促進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營造有利于發展的國際環境,共同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中國愿加大對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致力于縮小南北差距,堅定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
面向未來,我們將全面深入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改革談判,積極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堅定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這些都將進一步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促進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以推動各國各方共享深化國際合作機遇,共同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