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0.3%的受訪者對司法機關總體印象一般,不同群體對司法機關的評價差異較大
近半數受訪者認為當前整體司法環境不理想,六成以上的受訪者對司法機關總體印象一般。一是有46.9%的受訪者認為我國當前整體司法環境比較惡劣。二是有71.5%的受訪者認為由于司法公正可能受到行政機關的干擾和利益裹挾,司法機關在國家權力機關中地位尷尬。三是60.3%的受訪者對司法機關的總體印象一般,認為司法機關在變好或很好的比例僅為26.1%。四是不同職業群體對司法機關的總體評價差異較大,有60.7%的農民和農民工受訪者認為司法機關的總體形象不太好(見圖1)。
近六成受訪者認為地方化和行政化嚴重影響司法公正,超一半受訪者認為政法委和公檢法機關的關系需改善。一是在受訪者看來,在影響司法公正的因素中,司法權地方化(58.7%)和司法體制行政化(57.8%)的負面影響最大,超過人情壓力(52.2%)和司法隊伍素質不高(31.3%)帶來的不良影響。二是在處理政法委和公檢法機關的關系上,51.0%的受訪者認為政法委對具體案件的介入可能影響司法機關辦案,27.9%的受訪者建議取消政法委對具體案件的協調。
超一半受訪者認為司法腐敗較為嚴重且在當前比較普遍。一是59.9%的受訪者認為司法腐敗較為嚴重已經成為當前司法機關工作中最為突出和普遍的問題。二是在受訪者看來,西部地區和省會城市的司法腐敗問題更為嚴重(見圖2)。三是認為部分甚至多數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存在不廉不公行為的受訪者比例多達76.5%,有31.5%的受訪者認為司法隊伍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存在工作人員不依照程序辦事的情況,且在縣級以下地區更為明顯。
二、受訪者的法治觀念水平總體良好,但多不傾向于通過法院訴訟途徑解決糾紛
七成以上受訪者的法治觀念水平良好,但對司法體制了解程度有限。一是71.6%的受訪者清楚自己被法律賦予的權利和義務。二是58.4%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具備基本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遇到糾紛時能夠找到專業人士提供法律援助,另有29.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可以較好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三是只有36.8%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比較了解我國當前的司法體制,能夠區分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并知道公檢法機關的具體職能和權限。
近八成受訪者了解司法的渠道比較單一,期待司法機關在這方面提供更多平臺。一是受訪者了解司法的渠道仍以媒體和網絡報道為主,通過媒體了解司法的比例為78.3%,而通過參與司法過程了解司法的比例僅為10.4%;更有85.9%的居住在鄉鎮村的受訪者認為自己了解司法的渠道只能是媒體。二是受訪者期待通過參與司法機關的公開日活動(65.4%)、法院的公開審判(46.2%)或作為人民陪審員(32.9%)的方式走近并了解司法,希望司法機關在這方面能給予更多機會。
七成以上受訪者對通過法院訴訟途徑解決糾紛表現出猶豫和抗拒。一是對媒體報道的個人與政府機關打官司的新聞,66.8%的受訪者認為若同樣情況出現在自己身上,很難做出同樣選擇。二是面對同個人的嚴重糾紛時,有74.9%的受訪者對通過訴訟途徑解決問題表現出猶豫甚至直接拒絕。三是64.3%的受訪者面對糾紛時,更愿意選擇以私了的方式解決問題;57.6%的受訪者認為訴訟時間長、流程復雜是導致人們不愿向司法機關尋求幫助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