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票表決通過憲法修正案,編纂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通過香港國安法……回望過去五年,一個個國家立法的深刻印記,已鐫刻在共和國的史冊上。
五年來,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釋1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52件次。
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新時代立法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推動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臻完善,譜寫新征程良法善治嶄新篇章。
鍛造法律重器,厚植制度根基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五年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立法工作和法律規范體系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聚力夯基固本——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把黨帶領人民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上升為憲法規定,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制定修改全國人大組織法、地方組織法、全國人大議事規則、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事規則、監察官法、審計法等,完善憲法相關法律制度,在新制定的二十余部法律中明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確保憲法確立的制度、原則、規則得到全面實施。
堅實法治保障——
制定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激勵軍人有效履行職責使命;修訂兵役法,為實現新時代強軍目標提供法治保障;修訂軍事設施保護法,健全領導管理體制,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修訂海上交通安全法,全面提升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數據安全法,全面提升國家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國防和軍事領域立法愈加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更加健全,為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和諧穩定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立法推進改革——
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明確“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修訂行政處罰法等法律;審議通過海警法,明確中國海警局統一履行海上維權執法職責;制定修改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疫苗管理法、藥品管理法等,促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支持重大改革,護航國家發展。
“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適量的體育鍛煉,建議將‘開設體育課’修改為‘開齊開足體育課’。”
2021年11月,體育法修訂草案征求各方意見,四川省雅安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雨城區第二中學召開座談會,參會老師踴躍建言獻策。這些意見經雅安市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一些意見被新修訂的體育法采納。
這是我國開門立法、民主立法的一個生動縮影。
據統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已設立31個基層立法聯系點和1個立法聯系點,覆蓋全國所有省(區、市),還帶動省一級、設區的市一級人大建立了5500多個基層立法聯系點,讓立法工作充分匯聚民意民智。
心懷“國之大者”,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
“通過!”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7編、1260條、10多萬字,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保障民事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法典就此誕生。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增強立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以高質量立法助推高質量發展。
“看,小江豚游過來了。”伴隨長江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在湖北宜昌葛洲壩下游江段,江豚家族連年“添丁”,“拖家帶口”嬉游成為常態。
在湖南岳陽、安徽馬鞍山、江蘇揚州……“江豚逐浪”成為長江沿線城市一景。從警多年的長江航運公安局民警嚴謹說:“巡江的時候,經常見到一團團小魚苗,數量眾多。長江水生生物數量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恢復。”
長江保護法的實施,為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支撐,持續守護母親河的歲歲安瀾。
制定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黑土地保護法、濕地保護法等,修改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多部生態環保法律……“1+N+4”的生態環保法律制度體系已經基本形成,為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任務艱巨繁重,各領域立法需求多、要求高。
立法緊跟時代步伐,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法治新動能。
制定鄉村振興促進法、修改種子法,為鄉村加速騰飛點燃“法治引擎”;制定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助推高水平對外開放;修訂科學技術進步法,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修改反壟斷法,制定期貨和衍生品法,支持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
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織牢公共安全“防護網”。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迅速制定和實施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計劃,醫師法等法律、決定相繼通過或修改,多效并舉、全方位強化公共衛生安全機制,突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一部部接地氣、務實管用的法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回應人民需求,滿載人民期盼
“近期多地出臺延長職工生產和育兒假期等政策,可能讓企業傾向于減少招聘女職工,建議建立政府和企業共擔生育成本的機制”;
“修訂草案規定了檢察機關可以發出檢察建議或者提起訴訟的五種情形,建議在此基礎上增加反家庭暴力檢察公益訴訟”……
2021年12月23日,一場氣氛熱烈的審議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現場進行。圍繞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中的熱點問題,與會人員踴躍發言,提出一條條富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會場外,討論在更廣泛的時空中延續。在修訂草案兩次向社會征求意見期間,逾16.6萬人次共提出72萬余條意見建議,群眾的呼聲得到充分表達,立法更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期待。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圍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民生領域立法,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修改了一批與人民群眾幸福美好生活緊密相關的法律——
制定家庭教育促進法,修改教育法、職業教育法,依法治教保障立德樹人;個人信息保護法和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打出重拳,為維護公民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筑牢“防火墻”……一部部法律為百姓的切身利益“量身定制”,彰顯國家立法機關對公民權利的尊崇和保障,體現了為民情懷和時代溫度。
民之所呼,立法所向。
聚焦社會熱點,刑法修正案(十一)對高空拋物、刑事責任年齡、冒名頂替上學就業等問題作出直接回應;反食品浪費法從“小切口”入手,通過法治引領節儉新風尚;以“未成年人”為關鍵詞的一系列修法行動密織法網,更好地保護“少年的你”……哪里有人民群眾的關切和期待,哪里就有立法機關的關注與回應。
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有了新內涵,國家立法就有了新任務。
適應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制定電子商務法,立法“擁抱”電商時代;推進制定民事強制執行法,促進實現司法公正……緊貼人民群眾的呼聲期盼,緊扣國家各方面的法律需求,以良法助推社會高效能治理、守護百姓高品質生活。
法治安邦,民生所盼、發展之基。
回望一部部體現黨的主張、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的良法不斷問世,為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征程寫下一個個生動注腳。新征程上,立法工作心懷“國之大者”、滿載人民期盼,向著建設良法善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繼續奮勇前進。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熊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