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為深入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運用法治方式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今年5月至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執法檢查組分別赴內蒙古、吉林、湖南、四川、云南、青海等6個省(區)開展檢查。
檢查組指出,畜牧法在各地各部門得到了有效實施,畜牧業轉型升級正在加速推進,但我國畜牧生產方式總體上還比較粗放,產業體系還不完善,疫病防治和養殖污染問題尚未徹底解決,綠色優質畜產品供給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穩產保供壓力巨大。
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亟待加強
“我這一輩子就干了這一件事。” 吳買生自豪地對檢查組說。
吳買生是湖南省湘潭市農業農村局一名研究員,從事沙子嶺豬的保種選育工作37年。為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肉”,他領銜的科研團隊開展多項技術研究,致力于保護與開發沙子嶺豬這一已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名錄的遺傳資源。作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沙子嶺豬資源場主要承擔沙子嶺豬資源保護、湘沙豬配套系育種等工作。
檢查組了解到,農業農村部組建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負責全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目前國家級保護地方品種有159個,各地依法確定省級保護品種260個;建成國家級畜禽保種場167個、保護區26個、基因庫6個,各地共設省級保種場(區、庫)458個……這些數據顯示,我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正有序開展。
畜牧法規定,“國家建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制度。”檢查組發現,這條規定的落實亟待加強。受國外引進品種沖擊、地方品種開發利用滯后和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經費投入不足等因素影響,全國超過一半的畜禽地方品種數量呈下降趨勢,18%的畜禽地方品種處于瀕危和瀕臨滅絕狀態,如寧夏中衛山羊核心種群存欄已不足3000只,青海全省存欄八眉豬種豬僅500頭,保種形勢極為嚴峻。
檢查組還發現,法律關于建立畜禽良種繁育體系的規定尚不到位,主要畜禽品種育種存在體系不完善、新技術應用滯后、育種投入不足且缺乏持續性、主要疾病仍未凈化、地方特色畜禽資源開發利用不足等共性問題。
我國地方豬種資源豐富,具有繁殖性能好、適應能力強、肉質品質好等特點,但由于缺乏保護和開發利用,品種性能不斷退化,存欄數量銳減。湘村高科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文蓮向檢查組建議,大力開發我國地方豬種資源。“政府應加大引導,著力培育消費市場,通過產學研一體化的技術支撐,培育能夠參與市場競爭的優良品系,推動我國地方豬產業高質量發展。”
檢查組強調,落實畜牧法關于對加強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畜禽品種選育、優良品種推廣使用等規定,依法支持畜禽種業振興。建立健全畜禽遺傳資源保護體系,堅持原位保護與異地保護并行、活體保護與遺傳材料保護并舉;加快推進育種創新攻關,建立全國統一的標準化畜禽育種大數據平臺和國家遺傳評估中心,為全國畜禽遺傳改良提供技術支持;培育壯大國內育種企業,充分發揮種畜禽站和大型畜禽養殖企業在畜禽擴繁和良種推廣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