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其坤,生于山東蒙陰,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是國際著名的實驗物理學家,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分子束外延、拓撲絕緣量子態和高溫超導電性等。2013年,薛其坤帶領研究團隊在世界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他發表文章500余篇,在國際會議上應邀作大會/主題/特邀報告180余次。曾獲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陳嘉庚科學獎、“萬人計劃”杰出人才、求是杰出科學家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章、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菲列茲·倫敦獎、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和復旦-中植科學獎等獎勵與榮譽。
前不久,您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針對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進行了講解,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這次學習時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請您談談對這一重大判斷的理解。
薛其坤:科技創新何以成為一個關鍵變量,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習近平總書記對于現在整個世界的形勢判斷是一個戰略性的重大判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你要是看現代化強國的歷史發展之路的話,不管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第二次工業革命歐洲的主要國家和美國,還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歐洲、美國以及二戰后興起的日本,還有20世紀90年代左右興起的韓國,這些現代化國家的發展,從一兩百年的歷史來看都是靠科技創新、科學發展、技術進步,導致了生產力的極大提高,才成為現代化強國的。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從歷史觀的角度考慮,是一個非常準確的判斷。
其次,在互聯網時代,科技創新的組織形式、實現方式和迭代速度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比如互聯網的存在使得人類多個世紀積累的科學技術知識得以系統儲存,科學家通過對科學技術知識的匯總和記錄,解決了科學創新的知識支撐限制。再比如超級計算機,為眾多前沿學科提供了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支撐。技術的變革、科學的進步,對于一個國家的發展,不管是經濟發展還是社會進步,作用更加凸顯,互聯網甚至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進入快速發展的新世紀以來,技術更加尖端,有時會成為不對稱技術,科技創新已成為更加明確的關鍵變量。無論是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還是2050年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科技創新都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所以從科學和技術發展的角度去考量,關鍵變量的判斷是準確的。通過華為事件來看,國際格局的變化,很大程度上是國家實力的較量,而國家實力的較量則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科技創新的水平。
最后,我們國家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時首先要搞好科技創新。如果沒有搞好科技創新,我們就不能產生在未來先進技術影響下的人類社會發展方式、人類生活方式的格局。在歷史上,前三次工業革命不是發生在中國,但4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國家努力實行改革開放,全國人民不懈奮斗,我們逐漸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但是,真正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肯定要在未來的科學革命、技術革命中作為世界上一個主要國家呈現在世界的舞臺上。所以從我們的國情看,從國家發展目標看,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家強大國防能力的提高方面看,科技變量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
2020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完善戰略科學家和創新型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進入科研隊伍,為他們脫穎而出創造條件。”請您談一談對戰略科學家的具體看法?
薛其坤:我認為戰略科學家作為科技創新的領導力量或者前沿帶頭人,至少應該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點,學術功底必須非常深厚。這需要通過長期的努力和積累,達到非常高的學術水平,具有非常深厚的理論基礎,非常杰出的技能。深厚學術功底是科學工作者成為戰略科學家的必要條件。在此基礎上,隨著年齡的增加,隨著工作涉及范圍更廣,他們對于所研究的領域在科學內涵上、技術發展的本質上有比較準確的把握,因而對未來的發展有比較準確的戰略層面上的判斷,這是前沿引領力的基礎。
第二點,戰略科學家必須有很強的辯證思維能力,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能夠善于歸納演繹等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事業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戰略科學家能夠對于未來發展有相對準確的判斷,能夠厘清科學和社會發展以及人類社會進步的關系,必須具備很強的辯證思維能力。您提到的創新想象力、跨界融合力與這個能力有密切的關系。
第三點,戰略科學家應該有一套非常切實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培養優秀年輕科學家,這是我的一個看法。科學的發展是有傳承的,技術進步也是有傳承的。如果一個科學家能夠通過自己在宏觀戰略上的判斷,指明未來的一些具體發展方向,然后在這些方向上培養未來的學術帶頭人、未來的科學家,這個科學家可稱之為戰略科學家。比如物理學上有一個叫索末菲的人,他所指導的學生中,有7人獲得了諾貝爾獎。英國有一個大家經常談到的卡文迪許實驗室,它是由電磁學之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于1871年創立,從1904年至1989年的85年間一共產生了29位諾貝爾獎得主。這個實驗室中,包括麥克斯韋等一些科學家算是戰略科學家。他們不但自己學術水平高,而且能通過創造一種環境,創造一種氛圍,或者是引領一個方向,使下一代的科學家成長起來。戰略科學家要通過學術氛圍打造、學術文化建設,形成一套獨特的人才培養的機制,培養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使他們也能夠成為科學家。
在采訪您之前,我看了很多您的故事,引發了我對科學家家國情懷的思考,請問您如何理解中國科學家的家國情懷?
薛其坤:我在日本讀博的時候,我給家里打長途,問兒子在幼兒園里面學什么,他就背了這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自己的祖國……”當時自己一下子有點鼻子發酸,想家嘛。大家都有體會,一個兒子愛自己的母親,一個中國人愛自己的祖國,這是最自然的感情,科學家也不例外。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我們在很多的普通人身上看到了濃濃的家國情,比如快遞小哥汪勇。國家和個人的關系,有天然的母親和孩子般的感覺。
從科學家的角度來講,因為他們承擔國家更大的責任,承載大眾更多的期望,所以如果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國家的科技創新、科學進步作一些貢獻,這種家國情懷在一個科學家身上可能會表現得更強烈一點。另一方面,由于職業的特點,在學術交流的世界舞臺上,科學家很容易被貼上國家的標簽,所以這個時候你的實力也好,你的學術水平也好,往往代表國家的水平,所以家國情懷在科學家身上更容易顯現一點。
您原來是清華大學的副校長,現在作為南方科技大學的校長對于如何培養杰出人才有什么看法?
薛其坤: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之后,經濟發展很快,GDP總量翻番可在較短的時間完成。但是,人才培養是一個慢過程,咱們中國有一句古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杰出人才培養首先要有非常好的高等教育體系。我們中國大學的快速發展是在改革開放這40多年的時間,尤其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現代化的高等教育體系的建立和世界一流大學的建成需要較長時間,杰出人才的培養也是。所以我覺得需要一個時間過程,不能急于求成。
我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學,剛剛舉行了十周年校慶,是一所年輕而充滿朝氣的大學。2010年12月,教育部同意籌建南方科技大學,賦予了南科大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和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雙重使命,目標定位就是以實踐回答“錢學森之問”。南科大突出“創知、創新、創業”的辦學特色。在創新人才培養關鍵環節上精準發力,率先探索實施了綜合評價招生錄取的631模式(即高考成績占比60%、大學入學測試占比30%、高中學業成績占比10%),形成了以學分制、書院制、導師制,國際化、個性化、精英化“三制三化”為核心的培養特色,致力于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綜合素養、創新能力”的一流創新人才。這些改革措施是培養杰出人才的基礎,但是不是有效,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通過“雙一流”建設,我國的若干高校實際上已經開始像日本20世紀60年代的大學一樣,培養出一些非常優秀的人才苗子。如果我們國家繼續按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杰出人才會出現的。還有,杰出人才創造的成果得到檢驗和認可也是要花時間的,這也是要考慮進去的一個因素。
在科學史上,有許多規律的發現或學說的建立是在科學家們相互啟發、相互印證的過程中逐步完成的。那么是否可以說優秀的科學家互相之間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依賴?
薛其坤:對,優秀科學家之間的交流能互相啟發,思想的碰撞會產生火花。閉門造車是不行的,我們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得有這種環境。如果連外國人干什么都不知道,那你怎么知道你的水平在哪里?你的不足在哪里?你新的地方是什么?碰到一個有深厚學術涵養的人,他可能對你啟發非常大。所以學術交流很重要,不但能互相啟發,還能開闊視野。
學習時報的閱讀群體主要是領導干部,請問針對科技創新發展,您對這個群體有什么樣的期待,或者說您認為他們在科技創新中應該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薛其坤:科技對于一個國家的實力提升、經濟的快速發展非常重要,領導干部為了做好所在部門和所在地區的科技創新,我覺得也要像中央政治局那樣,堅持系統集體學習并形成制度。例如量子科技正在快速發展階段,但這是一個很前瞻的領域,領導干部如果能夠有所了解,甚至超前理解有可能改變未來社會發展方式的技術,對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有所幫助的。科技發展推動經濟發展往往有時間上的延遲,領導干部系統學習科技前沿領域的知識,對于促進自己工作和一個地區、部門長遠發展是很有必要的。目前的環境形勢對于領導干部要求比較高。一是現在發展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復雜,經濟和社會發展所依賴的技術越來越尖端。二是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和思路等,對社會治理、經濟發展有非常好的借鑒和推動作用。其實科技創新也有很多理念可以用在社會創新、管理模式的創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