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設想,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必然最終影響整個歐洲經濟,中國經濟肯定也會受到沖擊。這種沖擊主要反映在外貿出口和熱錢流入兩個方面。從出口來看,首先受影響的是那些對歐元區出口依賴大的企業。因為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深入發展,必將導致歐洲的進口需求下降,而且整個歐元區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又會抬頭。此外,隨著美元對歐元匯率的不斷走高,在人民幣對美元保持升值幅度的基礎上,人民幣有效匯率也將有所回升,最終也將不利于出口。
外匯儲備規模增長巨大,管理體制亟待改革與創新。從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至2001年的17年中,中國的外匯儲備就已經由516.2億美元上升至30446.74億美元,增加了近58倍,平均增長率為35.98%。尤其是近幾年,在人民幣升值的強烈預期下,國際收支由傳統的經常賬戶順差轉變為經常賬戶與資本金融賬戶的“雙順差”,熱錢流入進一步加劇了儲備的膨脹。如此巨大的外匯儲備在后金融危機時期加大了自身管理的難度。而中國儲備資產投資的現狀給存量資產的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劇烈,經濟發展中的不確定性增大。國際金融危機后,大宗商品價格從2008年4月歷史最高點一度下降近40%,但到2010年9月又大致恢復到2008年的水平,此后大宗商品價格一直呈上漲趨勢。中國在全球產業結構中處于加工中心地位,原材料和市場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在整體貿易結構中所占比重比較大,這使得中國成為全球能源和初級產品的最主要的進口國之一。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波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更為明顯和巨大,目前國際流動性依然過剩,同時在世界經濟持續復蘇及大宗商品供需缺口下,國際大宗商品一直處于高價位運行,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壓力。
首先,加劇中國輸入性通脹壓力。由于石油等能源支出和食品支出在中國經濟運行中所占比重更大,國際大宗商品的市場波動對中國的影響更為明顯。國際市場價格通過國際貿易向國內傳導,提高了國內價格水平,導致輸入性通脹壓力增加。而且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前景好,對于大宗商品的需求會更加旺盛,將不可避免地面臨價格壓力的輸入。
其次,面臨“第二輪效應”。糧食和能源等大宗商品漲價會造成當前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加重通脹預期。從理論上而言,只要大宗商品價格回落,攀升的通脹也將回歸理性水平。然而由于通脹預期的加重,員工會要求提高工資以保持購買力,而企業由于成本上升不得不提高產品服務價格。因此,只要對未來的通脹預期形成,企業和員工就會陷入漲價的惡性循環,即使大宗商品價格回落也無濟于事。這就是所謂的“第二輪效應”,也是中國目前面臨的潛在危險。
第三,出口貿易形勢嚴峻。由于中國內需的長期不足,經濟發展對于出口貿易依存度高,而通過漲價轉移生產成本的途徑又行不通。這樣一進一出導致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出口貿易受到很大影響,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中國經濟的波動。
國際熱錢大量進出,影響市場平穩運行。在金融危機后,由于國際熱錢進出易造成經濟泡沫,增加金融風險。導致中國目前房地產泡沫已經顯現,給政府調控增加了難度,一旦國際環境發生變化,熱錢突然撤離會使泡沫很快破裂,造成市場的嚴重動蕩,那時對中國經濟的打擊將是致命的。熱錢進入中國越多,外匯儲備越多,就會迫使央行被動地增加貨幣投放。如果熱錢不斷涌入,人民幣的需求就會上升,最終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而人民幣的持續走強又會吸引國際熱錢的進入,將會造成惡性循環和降低宏觀調控的效果。熱錢進出擾亂金融秩序,沖擊經濟發展。金融危機后中國經濟率先復蘇,其良好的發展前景吸引了熱錢的涌入。這幾年熱錢以各種方式進入中國,為了高額利潤四處投機,主要涌入國內房地產市場、股市等領域,對經濟健康發展造成威脅。而且,在大宗商品市場上也隨處可見熱錢的身影,這進一步助推了大宗商品價格的強勢上升,增加了中國企業的生產成本,沖擊了中國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