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作者:高小平 國務院辦公廳機關黨委宣傳部原部長;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研究員

微信圖片_20171021150847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全面提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思想、基本方略和宏偉目標,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是中國共產黨確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治理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標志,內涵深刻、意蘊豐富。習近平在報告中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健全制度體系,建設民主政治,全面從嚴治黨,建設服務型政府,以及繁榮文化、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建設美麗中國、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多個方面,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了深入的闡述,其中,政府行政體制改革是一個重要的領域。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首先需要實現行政管理和政府治理的現代化,而行政體制改革就是建設現代政府的必由之路。十九大報告對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提出了七個方面的重點改革任務:職能改革——深化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管理改革——創新監管方式,全面推行績效管理;組織改革——調整層級權力結構,賦予省級以下有更多的自主權;權力改革——調整政府部門及內設機構權力,使職權與責任統一,建立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編制改革——統籌使用行政事業等各類編制資源,在控制編制總量的前提下調劑存量,形成科學合理的編制管理體制;法治改革——加強行政組織的法制建設,完善國家機構組織法;事業單位改革——強化事業單位公益屬性。

歸納起來看,主要是四個方面的改革任務:一是簡政放權和創新監管,二是優化政務環境和政府服務,三是職能配置和權力結構改革,四是公共組織和編制管理改革。

簡政放權和創新監管要繼續深化

從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務院和各級人民政府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把簡政放權作為先手棋和當頭炮,集中火力,攻克難關,取得了顯著成就。

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內容的簡政放權和創新監管改革,是本屆政府在行政改革方法論上的一大創新。其突出的特征是三管齊下,按照放得徹底、管得到位、服務得好的要求,綜合配套、統籌兼顧、協同推進改革。在“放”的方面,李克強總理在2013年新一屆國務院成立伊始的記者會上承諾的國務院部門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削減三分之一的任務提前兩年完成。到目前為止,從2013年初的1700項減少到632項。國務院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削減比例達到70%以上。多數省份行政審批事項減少50%左右,有的省份達到70%。全國減少各類“你媽是你媽”的“奇葩證明”、“循環證明”800余項。非行政許可審批全部取消,法外審批成為歷史。在“管”的方面,不斷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國務院出臺了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建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立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國務院開展大督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綜合執法改革,運用大數據技術實施在線動態監管,使得“線上”“線下”政府監管得到落實。據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2017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近3年我國營商便利度在全球排名躍升了18位,其中開辦企業便利度上升了31位。

十九大后,政府將繼續多維度、全方位、復合型推進簡政放權改革,創新監管方式,以制度創新引領體制改革和職能轉變,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一是以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目標導向,削減行政審批事項、職業資格認證、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和企業資質認定。二是簡化整合審批內容,改進審批方式,對保留的審批事項納入全國統一的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實行“一站式”網上并聯審批,明確標準、縮短流程、限時辦結。三是提高行政放權的協同性、聯動性,對跨部門、跨領域、跨地域的審批事項,相同或相近類別的要一并取消或下放,關聯審批事項要全鏈條整體取消或下放。承接行政權力的基層政府部門在人才、經費、技術、裝備等方面要確保“接得住”“管得好”。四是推動規范化行政機制建設,進一步依法行政,加強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特別要在制度缺失的領域“補短板”。繼續推進權責清單制度改革、政府信息公開和數據開放制度建設、第三方評估和政府績效管理制度建設、行政問責制度建設。五是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制定隨機抽查工作細則“一單、兩庫、一細則”制度。六是加強信用監管、智能監管,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建立無死角一體化監管體系,建設企業信用信息“全國一張網”、市場主體誠信檔案、行業黑名單制度、市場退出機制和激勵懲戒機制。七是改革市場監管執法體制,推進市縣兩級市場監管領域綜合行政執法體系建設,建立跨部門、跨區域執法聯動響應和協作機制,實現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消除監管盲點,降低執法成本。八是對“互聯網+”和分享經濟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建立審慎監管模式,量身定制監管方式,推動新經濟健康發展。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趙光菊]
  • <dfn id="3kwm1"></dfn>
    <dfn id="3kwm1"><div id="3kwm1"><label id="3kwm1"></label></div></dfn>

      <abbr id="3kwm1"></abbr>

      1. <menu id="3kwm1"><nobr id="3kwm1"></nobr></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