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根本上說,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十三五”文化小康建設的主渠道。但隨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漸從過去單純的興趣愛好轉變為廣泛的“求知、求樂、求富”多元化需求,從過去的被動接受為主轉變為以自主選擇消費為主,從較低水平、單一層次向多層次、多樣性的文化需求轉變,需要有一個完善的文化市場機制和發達的文化產業體系滿足其多樣化和差別化需求,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體系就必然要成為“十三五”文化小康建設的基本內涵。《綱要》指出,“完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和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促進文化產品和要素在全國范圍內合理流動,促進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有機融合,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并規劃設計了“電影繁榮發展”“出版融合發展”“音樂產業發展”“文化產業集聚區建設”“文化消費促進與引導”“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督與服務平臺”以及“文化+”行動、“互聯網+”行動等共11項重大文化產業工程。
《綱要》的框架結構,體現了對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兩個層面的宏觀把握,不僅立足于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而且注重總結吸收近年來我國文化實踐中產生的經驗成果。例如,吸收“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的經驗,《綱要》規劃“支持中西部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吸收近年來湖北、上海、吳錫等地“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經驗,《綱要》提出“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推動各級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鼓勵社會組織和企業參與公共文化設施運營和產品服務供給。”旨在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的精神,通過政府購買制度設計,突破公共資源體制內循環的固有弊端,競爭激發公共文化機構的活力,提升公共文化機構的服務效能。
三、針對重點和關鍵問題,提供“有用、適用、綜合、配套”的政策指引
《綱要》“堅持共享發展”的基本理念,提出要提高群眾文化參與度和獲得感。東中西部發展不平衡仍是“十三五”我國的基本國情,也是建設文化小康社會時必須要面對的現實基礎。“十三五”推進文化小康建設,重點在基層農村,難點在貧困地區。在“十三五”期間能否補齊地區間差異的短板,“兜住底線”,就成為《綱要》重點關注的領域。為此,《綱要》規劃設立了老少邊貧地區的“文化基礎設施的標準化建設工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扶持工程”“少數民族新聞出版東風工程”“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文化人才支持計劃”等。使這些文化工程與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相結合,挖掘利用中西部地區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實現文化傳承保護、產業開發和文化富民,構建欠發達地區文化小康的獨特發展道路。此外,還要規劃建設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夯實文化小康硬件平臺。優先扶持老少邊貧地區建設一批數字化博物館、圖書館和文化館等,彌補東中西部之間的數字化“鴻溝”。在繁榮文藝創作上,《綱要》提出要“講好國家民族宏大故事,講好百姓身邊日常故事。建立支持文藝工作者長期深入生活扎根基層的長效保障機制。”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強調弱勢人群保護,開發和提供適合老年人、未成年人、農民工、殘疾人等群體的基本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扶持培養中西部文化骨干和鄉土人才,支持設立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形成文化小康的人才支撐。《綱要》對于“十三五”文化領域如何“補短板、兜底線”提供了清晰的政策措施。
針對老少邊窮地區,《綱要》規定,“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重點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傾斜,落實對國家在貧困地區安排的公益性文化建設項目取消縣以下(含縣)以及西部地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地市級配套資金的政策。加大政府性基金與一般公共預算的統籌力度。”這些措施都是針對“十二五”暴露出來的問題的創新性因應策略。
到“十三五”末,要實現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必須要發揮組織資源和政策資源的優勢。《綱要》規定,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把本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任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為評價地區發展水平、衡量發展質量和考核領導干部工作業績的重要內容。作為“十三五”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文化風向標,還必須建立完善相關評價指標體系,加強文化小康指標體系數據統計和收集,建立文化小康評價機制,激勵地方政府和社會建設文化小康的積極性,確保全面完成“十三五”文化小康建設的目標任務。
(作者: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 傅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