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區域聚焦 > 正文

振興縣域經濟的思考與對策

作者:安徽財經大學城市與縣域經濟研究中心 周加來、張士杰

縣域經濟作為縣級行政區劃范圍內多種經濟活動交織而成的、功能完備的綜合性經濟體系,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截至2016年,全國縣域GDP已占全國總量的一半,成為經濟新常態下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與全國相比,安徽縣域經濟起步較晚,GDP總量占比低于全國近8個百分點。 2015年,省委、省政府出臺“4105行動計劃”,提出實施縣域經濟振興工程并出臺具體實施方案。 2016年4月,“加快發展縣域經濟”被納入省“十三五”規劃綱要。今年4月、7月,在全省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調度會上,省委、省政府又進一步強調“大力實施縣域經濟振興發展工程,加快打造五大發展縣域版和縣域經濟升級版”“加快推進縣域創新驅動發展”。面對形勢壓力與發展要求,如何精準施策,振興安徽縣域經濟,是一項亟待破解的重要課題。

安徽縣域轉型發展處于爬坡過坎關鍵階段

近年來,安徽縣域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同步推進,成效初顯。一是工業轉型升級取得新突破。繼太和現代醫藥、寧國核心基礎零部件之后,濉溪鋁基高端金屬材料、霍山高端裝備基礎零部件入選第二批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二是“三農”建設取得新進展。農業現代化不斷提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等試點工作基本完成。三是服務業加快發展取得新成效。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與縣級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中心全面建設;先后兩批共15個縣域入選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盡管取得這些成績,但因受宏觀環境等因素影響,縣域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從發展態勢來看,安徽縣域轉型發展正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縣域經濟發展還有許多薄弱環節需要強化:

一是增長潛力有待進一步發掘。近年來,安徽多數縣把工業強縣作為發展戰略,但以資源型和低端產業為主,盡管帶來產值的增加,但由于環境成本高,技術含量低,對宏觀環境的敏感性強,對創新型和技術型的產業敏感性較弱,縣域經濟總量占全省的比重出現波動。今年1月至6月,全省61個縣實現生產總值5666.7億元,占全省GDP的比重為44.8%,而該比值2015年為49%,2016年為48.1%。

二是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安徽縣域產業結構中,一產所占比重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二產所占比重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雖然有所縮小,但增幅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三產所占比重低位徘徊,低于全國和中部地區的平均水平。

三是要素支撐有待進一步加強。銀行“貸款難”和企業“難貸款”矛盾突出。財政保障能力不足,土地指標緊缺,人才、技術等相對缺乏。

四是協調發展有待進一步提升。從安徽縣域經濟的總量和競爭力來看,依托于合肥經濟圈、皖江城市帶、沿淮城市群等大城市輻射帶動的縣域明顯高于缺乏大城市帶動的皖北、大別山、皖南等縣域。縣域間發展水平差異不利于縣域經濟協調發展,也影響全省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

安徽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

從總體來看,目前安徽縣域經濟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環節,是轉型中的困難,是發展中的問題,是機遇中的挑戰。加快縣域經濟振興步伐,必須堅定信心,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緊圍繞縣域經濟尤其是特色主導產業發展的需求,找準自身創新短板,積極構建技術和產業、平臺和企業、金融和資本、制度和政策創新發展支撐體系,全面提升縣域創新驅動力、發展協調性、綠色競爭力、經濟開放度、群眾獲得感。

第一,堅持創新驅動,全面深化改革。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實現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全面融入國家創新平臺、省域創新網絡、城市產業鏈條,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以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為抓手,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推進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集群化、特色產業品牌化,打造符合縣域特色的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正確處理市場與政府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在維護市場穩健運行中的政策調控作用;強化資源要素支撐,加快推進財政、金融、投融資體制以及非公有制經濟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步伐,加快農業經營主體、農村金融、農村社會化服務等各項改革步伐。創新縣域經濟發展體制機制,賦予縣域一定的經濟自主權,縣域政府可根據其自身經濟發展需要制定相應的政策實施細則,并在合法合規的范圍內進行審批。

第二,加快城鄉統籌,強化縣域協作。要支持縣城發展,按照20萬人口至50萬人口的小城市規模,把縣城培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建設品質城鎮和美麗鄉村,完善縣域基礎設施和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積極發展重點城鎮,加強安徽省主體功能區明確的省重點開發城鎮和特色專業集群鎮建設,使之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區,促進農村人口就地城鎮化。推進縣域協作協同協調發展,立足縣域資源、產業基礎,構建縣域內、跨縣域產業集群,實現縣域經濟發展共贏。

第三,發展綠色產業,促進經濟轉型。落實好生態環保責任,解決好生態環保問題,引導縣域確定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主導產業與特色產業。建立縣域經濟綠色發展專項基金,深入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以縣域主體功能為依據,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加快建設綠色江淮美好家園,著力打造生態文明新樣板。

第四,擴大對外開放,拓展合作空間。強化大開放意識,加快推進縣域開放平臺建設,狠抓招商引資、園區建設和環境營造,主動融入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戰略布局,開展大通道大平臺大通關大招商建設。加大對進出口孵化工作和進出口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推動產業外向化提升戰略。加快開發人才交流,加大縣域領導干部與企業家的培訓力度,提升縣域經濟外向型發展水平,著力拓展合作發展新空間。

第五,推進脫貧攻堅,增進民生福祉。堅持扶貧開發與加快發展相結合,切實抓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科技文化扶貧、金融扶貧、社保兜底扶貧等重點任務,用足繡花功夫推進脫貧攻堅。加大縣域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加大就業創業扶持力度,履行好保基本、保底線、保民生的兜底責任,全力維護社會穩定,著力增進民生新福祉。

[責任編輯:李一丹]
標簽: 縣域經濟發展   十三五   三農   安徽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