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擁堵壓力加劇,環境污染問題突出,在全球范圍內,這種現象都是典型的“大城市病”。優先發展軌道交通,已是今天世界各國解決“大城市病”的共同選擇。
從中國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一線城市交通資源不足等問題,已經迅速蔓延到了三四線城市,與之相應的是,中等城市對軌道交通的建設需求也正在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
按照相關國家標準,城市軌道交通分為地鐵、輕軌、單軌、有軌電車、磁浮、自動導向軌道、市域快軌等七種制式。其中,截至2016年末,地鐵在全國軌道交通運營里程中占到了76%,但這與此前我們國家“優先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發展以地鐵為主的軌道交通”的政策思路,以及2013年國家發改委下放地鐵審批權限,部分城市盲目上馬地鐵項目的建設熱潮有關,并不意味著建地鐵是每個需要軌道交通的城市最好的選擇。相反,部分城市由于人口基數小,交通運輸客運量適中,因此中小運量的軌道交通制式(如單軌),更適合這些城市的交通發展需求。
實際上,客流量及財政實力相比大城市均明顯不足的中等城市,沒有必要也沒有資金來建設運量大、成本高的地鐵。而考慮到城市發展進程的持續加快,“立體式”、“空中一體化”被認為是符合眼前及未來需要的的交通規劃理念,因此,在比較地鐵之外的其他六種制式之后,走高架橋、低噪聲、不影響路面交通的單軌受到了越來越多城市的歡迎。
然而,由于單軌目前在我國只有山城重慶有運營線路,再加上業內存在學術上的爭論,社會上對這種城市軌道交通制式還存在著認識誤區,認為單軌交通不具備廣泛的推廣性。澄清這樣的誤區在今天就顯得異常必要。
什么是跨座式單軌?
單軌,是一種車輛與特制軌道梁組合成一體運行的中運量軌道運輸系統,軌道梁不僅是車輛的承重結構,同時也是車輛運行的導向軌道。主要分跨座式單軌和懸掛式單軌。
懸掛式單軌最早出現在1901年的德國伍珀塔爾,但目前現存的多見于觀光旅游區。相較之下,跨座式單軌成為通勤交通系統在1964年的日本已成為現實。重慶分別于2005年、2011年正式開通運行的2號線和3號線,運營里程已達100公里,均是跨座式單軌。因此,承擔主要通勤交通的單軌主要是跨座式單軌。
在中國,被形象地比喻為“空中小火車”的單軌最近比較集中出現在大眾視野內可以被認為是在2016年。2016年10月13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跨座式單軌——“云軌”在深圳坪山廠區試行。據比亞迪官方消息,“云軌”是其歷時5年的技術研發和超過50億元的資金投入,專為城市打造的中小運量交通解決方案。目前,云軌已在汕頭、深圳、廣安、蚌埠、吉林等城市實現推廣。
由于是高架敷設線路,單軌建成運營后始終在相對獨立的低空軌道上運行,與城市中其他任何交通工具和行人分隔,能夠更好地利用空間,同時避免發生碰撞,比其他在路面上敷設的軌道交通更具安全性。
單軌的主體結構多為模塊化,軌道梁、柱體等都可以在工廠預制,在現場拼裝,施工簡單。所以對比地鐵,單軌建設工期可縮短三分之二,既不會長期影響城市正常的交通運行,又可以更快投入使用。
從建設成本來看,地鐵全走地下線的話,每公里綜合造價為7億~10億元,而跨座式單軌僅為地鐵造價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不過與此同時,也有部分人士認為跨座式單軌存在運營成本高、高架線路影響景觀、救援困難等缺點,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關于跨座式單軌的答疑解惑
很多人擔心高架橋上行走的跨座式單軌會出現疏散救援方面的困難,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乘客難以逃生。實際上這是不了解現代跨座式單軌特點。
早期的跨座式單軌未設置疏散通道,遇到緊急情況下,可采用橫向救援、縱向救援和垂向救援等多種救援方式,而這種救援方式存在一定不足。但近年來,隨著設計理念的更新和技術的提高,跨座式單軌也可在2 條軌道梁之間設置疏散通道,并兼做檢修通道和電纜托架。以新近推出的比亞迪跨座式單軌“云軌”為例,在緊急情況下,“云軌”除了能啟動儲能電池應急行駛至下一站以外,還為乘客設置了安全逃生通道(如下圖)。此外,重慶3號線和新建2號線延伸段、拉斯維加斯單軌和巴西圣保羅單軌都設置了疏散通道,因此跨座式單軌的疏散救援不再成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