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是以“善治”為核心的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治理所要實現的重要目標之一,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性決定因素。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提到“公平”一詞多達20次,充分說明公平在現代治理理論與實踐中的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新年賀詞中明確指出,“推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2015年4月28日,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要始終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中,也對“機會公平”“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等有所論述。此前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則進一步提出“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實際出發,把握發展新特征,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當前,測度中國縣市經濟社會公平度現狀,總結縣域地區在公平發展方面的成功經驗,發現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于了解和改善中國縣域地區經濟社會公平程度,以及推進整個國家經濟社會更加公平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這也是我們在過去一段時期一直堅持對縣市經濟社會公平度展開測評的主要初衷。同時,處于省(直轄市、自治區)和縣市(縣級市)之間的地市一級,在區域經濟調控、要素資源配置、產業結構調整、城鄉發展統籌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對其經濟社會公平程度的研究和評價同樣不可忽視、不可或缺。
自2014年7月《國務院關于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的批復》發布以來,珠江—西江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開啟了我國跨行政區域的、大區域的協調發展新篇章。珠江—西江流域作為國內僅次于長江的第二大流域,上接云貴、縱貫兩廣、下通港澳,覆蓋人口約1.2億,被稱為連接西南和華南的“黃金水道”。珠江—西江經濟帶國家戰略正式實施以來,有效引領珠三角經濟圈向西沿珠江—西江流域梯度推進,有效推動經濟帶沿線省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強區域合作,有效促進珠江—西江經濟帶沿線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進一步提升經濟帶沿線區域經濟社會公平度。同時,應指出的是,由于珠江—西江經濟帶國家戰略實施的時間比較短,因此,盡管珠江—西江經濟帶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態勢,但經濟帶沿線區域基礎設施水平仍有待提高、現代產業體系仍需進一步健全,并需要以此促進經濟社會公平度進一步提升,助推沿線區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加快實現。
人民論壇測評中心在所構建的以縣市為測度單位的經濟社會公平度測評理論模型基礎上,通過對具體指標進行進一步修正和完善,建立了中國地方經濟社會公平度評價體系。現根據2015年《廣東統計年鑒》《廣西統計年鑒》《貴州統計年鑒》和19地市(州)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等提供的公開統計數據,對珠江—西江經濟帶19地市(州)的經濟社會公平度進行了測評、排名、比較和進一步分析。我們寄希望于通過這種系統性的研究,對經濟帶沿線區域各地市(州)的主要做法、有效經驗進行探索,并為各地市(州)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公平度提供參考和建議。我們也希望借助于測評工作的開展,在促進區域合作與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公平度的整體有序提升,以及各地市(州)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方面發揮一定的實效。
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依據與數據的選取
在構建經濟社會公平度測評理論模型的過程中,我們主要遵循全面性、敏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動態性五個基本原則,以采用最適宜的指標來客觀評價公平程度為導向,以我國地市一級目前所處的實際發展階段和經濟社會狀況為根本前提,最終選擇了阿瑪蒂亞•森的正義觀和馬克思的公平分配理論作為依據,搭建了功能公平、可行能力公平以及結果公平三個維度,確定了底線公平、機會公平和分配公平三個一級指標。而在指標數據的選取方面,則是以數據的可獲取性為基礎。具體指標選取的理論依據以及所選擇的指標數據說明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