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區域聚焦 > 正文

農村“空心化”治理的貴州模式(2)

貴州模式的啟迪

化解農村“空心化”危機必須緊緊抓住發展農村經濟這個“牛鼻子”。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生產實踐是制約社會結構、社會面貌的決定性因素,“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①。“個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也就怎樣。因此,他們是什么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們生產什么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②這就告訴我們:改變農村面貌,化解農村“空心化”,必須深入追溯到物質生產方式層面,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以農業現代化帶動農村經濟發展,使農民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富足安康的幸福生活,并由此推動農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根本改變。貴州始終把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作為化解農村空心化第一抓手,通過“富在農家”建設,加大對農村發展的支持力度,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著力推進生態移民搬遷工程,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使農民的錢袋子逐漸“鼓起來”,進而帶動了村民精神爽起來、村子靚起來,不但留在農村的勞動力實現了安居樂業,還吸引了外出打工的人紛紛回村發展。

化解農村“空心化”危機必須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農業勞動是其他一切勞動得以獨立存在的自然基礎和前提。”③巴西等發展中國家在城市化進程中,忽視農村和農業的發展,農村人口紛紛涌入城市,最后陷入“拉美陷阱”。這一再警示我們: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決不能以犧牲農業為代價。貴州是傳統的農業省,在發展農村經濟、化解農村空心化進程中,沒有放棄農業優勢,并致力于向農業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進軍,變自給自足農業為商品農業,變農民單打獨斗為“抱團發展”,變單一的種植業為綜合的“大農業”,變經驗農業為科技農業,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嬗變,在此基礎上,通過以農業為中心的產業聚集、公共基礎設施的修建和改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社會化供給等,引導農民向中心村、中心鎮等適當聚集,使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化解農村“空心化”危機必須抓好村級黨組織建設。村級黨組織是農村發展的“主心骨”和“火車頭”,肩負著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之重任。“農村要想富,關鍵看支部”,貴州農村的嬗變有力地證明了這點。為抓好村級黨組織建設,貴州省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貧困地區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大力實施“領頭雁工程”爭做同步小康村黨組織書記的實施意見》等。貴州各地結合實際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村級黨組織建設工作,如銅仁市以“黨員創業帶富工程”和“群眾增收致富工程”為抓手,把黨組織設在產業鏈上,著力創建產業黨建示范點和示范帶,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遵義市開展了農村服務型黨組織創建工作,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畢節市以深化發展型黨組織建設為統領,通過實施“晉位升級”、“創業帶富”和“美麗鄉村”工程,提升基層組織活力,引領群眾發展致富。通過抓村級黨組織建設,貴州各地涌現出了一大批能帶領農民群眾奔小康的村級黨組織和村黨組織書記。村級黨組織建設已成為貴州有效化解農村“空心化”的關鍵一招。

化解農村“空心化”危機必須發揮農民的主體性和創造性。農民是農村的主體,農業是農村的主業,農村要根本改變落后狀況,所依靠的最為根本的是農民自身,是農業本身。唯有充分調動農民自己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引導農民主動參與到現代化農業的大生產中來,才能從根本上促進農業發展,促進農村經濟長足進步。貴州各地農村在發展過程中,注重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尊重農民的主人翁地位,通過多種形式的現代農業經濟組織,將分散經營的農民組織起來,結成“利益共同體”,共同闖市場,農民在村里成了名副其實的主人,這為農村的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化解農村“空心化”危機必須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農村的改革發展,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引導,這是世界經濟之基本規律。貴州在發展農村經濟、化解農村“空心化”危機過程中,充分發揮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一是出臺了一系列扶持農村發展的政策,為農村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二是加大了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入力度,鼓勵和引導各種資源投向農村,為農村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如為深入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活動,加快農村小康建設步伐,從2013年起到2017年,每年將投入不少于300億元資金,使全省農村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三是每年選派各級干部駐村入戶,幫扶農村,為農村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源。2013年選派了3萬余名駐村干部、6千個駐村工作組,2014年則將選派5萬余名駐村干部、1萬多個駐村工作組。正是在各級政府的強力支持、推動下,貴州農村經濟社會得以快速發展,農村空心化現象得以有效治理。

(作者分別為銅仁學院法律與政史系教授,銅仁學院體育系副教授;本文系貴州省教育廳規劃項目“貴州‘三化’進程中農村空心化問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2GH039)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82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4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8~29頁。

責編/許國榮(實習)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張蕾]
標簽: 貴州   農村   模式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