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等7部門不久前聯合印發的《關于扎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對于推動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強度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通過不斷豐富各類金融工具、產品、服務,科技金融能夠集中優勢資源,推動新興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及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提供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推動力。
自20世紀80年代以科技貸款模式探索起步,經過40多年發展,我國科技金融體系不斷完善、以銀行為主力軍的科技金融主體動力日益凸顯、資本市場接力式服務效能持續增強,目前已形成較完備的以科技金融支持政策體系為基礎,政府、中介機構和科技創新企業等多主體深度參與為支柱,政府與市場綜合協同效應不斷增強的市場化、多元化、體系化發展格局。
隨著我國科技金融發展進入科技與金融各要素深度融合的新階段,特別是面對新質生產力發展對源頭創新與要素協同聯動的更高要求,我國科技金融發展仍有較大挖潛空間。這主要體現在科技創新全鏈條金融服務的銜接通暢度、金融資源與科技創新活動的匹配度、金融產品供給充足度、市場包容強度以及多層次資本市場銜接度等方面。未來,應基于對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和金融運行規律的科學把握,以進一步完善科技金融體制機制為突破口,以解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核心,通過優化基礎設施建設、創新信貸模式、豐富金融產品供給、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強化“科創出題、金融答題”的邏輯,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在供給端,應進一步完善科技金融發展生態。通過著力理順科技金融政策體系,尤其是補充完善政策空白并細化落實舉措,提升政策精準化服務水平。通過加強信息網絡、大數據平臺等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統一的科技金融智能服務平臺,促進監管機構、金融機構、專業人才、科技企業等進行信息共享,推動業務創新,提升融資服務精準適配性。針對科創類信貸、保險、債券、創業投資、私募股權、企業上市等金融業務,著力加強部際、央地、省市級管理協同,謀劃差異化考核、監管模式,提升市場包容度,加強各級次管理機構聯動與銜接,營造有利于多種創新要素相互驅動、融合發展的良性發展生態。
在暢通金融資源到達科創實體的通路方面,應堅持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兩條腿”平衡并行。在間接融資方面,以“提質”為關鍵詞,著力提升信貸市場服務質效。通過不斷健全銀行機構信用管理機制,完善融資擔保、抵質押品管理機制,并鼓勵銀行持續創新豐富信貸產品。在授信、期限、額度、利率、還款方式等方面,根據企業發展階段進行差異化、定制化設計,進一步降低科創公司的融資成本。積極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充分進行信用分析和金融需求分析的基礎上,精準描繪客戶畫像、識別客戶需求,為不同行業屬性、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型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資服務。
在直接融資方面,以“擴量”為關鍵詞,著力豐富資本市場資金融通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相關行政法規,對不同類別私募投資基金,特別是創業投資基金實施差異化監管,暢通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募投管退”各環節,引導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規范化發展。在全面落實注冊制背景下,通過進一步豐富發行條件、制定差異化上市標準、健全轉板機制、加強區域性股權市場與高層次資本市場對接,形成精準對接科創全生命周期的融資服務市場。引導優先股、可轉債、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等多種融資模式創新發展,拓展財務顧問服務、再融資服務、并購服務等,豐富中小企業金融產品種類。適時推進交易機制改革,加強投資者教育,促進投資主體結構轉變,引導更多長期資金參與創新創業企業的債券、股權交易,實現市場對創新的持續流動性支撐。
(作者系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