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黃群慧
【我與祖國同奮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企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持續做強做優做大,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和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不斷完善,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持續推進,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不斷提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出臺以來,掀起了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熱潮,進一步激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內生活力。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逐步形成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混合所有制企業深度轉換經營機制;經理層任期制等市場化用工制度全面推行;電信、鐵路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逐步放開競爭性業務……隨著一系列蹄疾步穩的改革舉措落實落地,國有經濟結構與布局日趨優化,國有資本不斷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當前,國有企業在規模實力、經濟效益、運行質量、創新能力、服務民生等方面都得到實質性提升,具備了實現新的更高目標的雄厚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進入新發展階段后,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國有企業作為壯大國家綜合實力、推進國家現代化建設和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擔當著新的使命和任務。
這就要求,國有企業一要聚焦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積極布局原創性技術創新,強化基礎研究投入,不斷完善科技服務體系;二要聚焦產業鏈供應鏈治理能力提升,推進其向高附加值延伸,強化其產業在全球價值鏈各環節的增值能力;三要聚焦滿足促進共同富裕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助力暢通國內國際大循環,更好參與新形勢下的國際經貿合作;四要進一步聚焦促進實體經濟創新發展,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本報記者溫源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