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邰鵬峰,上海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廖維曉,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中形成并不斷發展的,要高度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近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指出,要“善用社會大課堂,打造網絡云課堂,深化課程思政全課堂”。善用社會大課堂成為“大思政課”課堂建設的首要原則。
善用社會大課堂是新時代“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著力點
社會大課堂有力增強了青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青年學生自社會大課堂開始認識社會、服務社會。致力于從學校小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運行環境、未來趨勢中深度挖掘、提煉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是當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建設新時代思政課、檢驗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根本轉向。實踐證明,社會大課堂的現實情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實踐載體,有力增強了青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家國情懷,實現了借力發力的成效。
社會大課堂的思想政治教育遠勝于千言萬語。社會大課堂是學生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的重要舞臺,是學生面向未來、走向輝煌的時代平臺。依據學生的特點與成長成才規律,有組織地“請進來”,邀請新時代代表性人物走進學生課堂,走到學生身邊,為廣大青年學生答疑釋惑,回應廣大青年學生的關切;有組織地“走出去”,走到社會實踐的一線,走進社會生活的廣闊天地,實現“理論到實踐”的躍遷,引導青年學生深入了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狀況,實現“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的同時,充分彰顯“大思政課”的時空聚合力量,全面凸顯出社會大課堂的針對性、時效性和感染力、說服力。
社會大課堂是沒有圍墻的。“大思政課”意味著要拓展陣地,整合資源,開闊眼界,突出實效,比如,一臺戲激揚家國情懷,一首歌鼓舞追夢壯志,一堂課喚起真善美的向往,這就是入心入腦的教育,也是沒有圍墻的思政課。社會大課堂是系列劇、連續劇、情境劇的演出課堂,是廣大青年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實踐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引領良好社會風尚的重要陣地。
善用社會大課堂的關鍵在“善用”
如何在社會大課堂中講好“大思政課”,如何有力突出“大思政課”的戰略性、針對性、實效性,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議題。總體來看,對這一議題的邏輯進路主要有三個維度:一是善用社會大課堂的主體維度;二是善用社會大課堂的進程維度;三是善用社會大課堂的未來維度。三個維度的合力發力構成了社會大課堂波瀾壯闊的精彩畫面。
主體維度是善用社會大課堂的邏輯起點。立足于主體維度,首先要厘定“大思政課”的育人目標,就是要實現鑄魂育人,就是要實現黨的理論創新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踐的緊密結合。其次,要明確“大思政課”育人目標與社會生活的有機聯系,沒有社會生活參與的育人是不成功的,是談不上育人的。
進程維度是在社會大課堂中講好“大思政課”的核心。善用社會大課堂的進程維度本質上就是“大思政課”的建設進程。“大思政課”的建設進程就是跨界激活社會育人功能的進程。首先,要跨界激活育人資源,既要整合潛在的靜態的資源,更要主動出擊、開發新的育人資源;其次,跨界構建協同育人體系,既構建跨界協同育人的制度體系,也形成跨界協同育人的平臺機制;最后,構建跨界協同育人的評價體系,既要聚力社會育人的指標體系,也要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
未來維度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趨勢與延伸。善用社會大課堂的未來維度就是特指社會大課堂的發展視角,就是立德樹人與社會生活共同處于時代的發展進程中同頻共振,就是二者之間的動態平衡與永恒發展。實現立德樹人與社會生活的有機互動,一要形成善用社會大課堂的常態化機制,二要不斷創新社會大課堂的內容與形式,保持社會大課堂的活力。
善用社會大課堂的成效在于常態化機制
一是構建組織協調的常態化機制。善用社會大課堂是一個系統工程。建立健全“善用社會大課堂”的組織協調機制是善用社會大課堂的重要前提。善用社會大課堂需要校內外相關部門互相積極配合,并主動肩負起相應的責任。各方在成立協調領導小組、提供資金支持等方面作出積極努力,逐步探索出協調有力、成效顯著的組織協調機制,是善用社會大課堂的決定性一步。
二是構建穩定有效的平臺機制。善用社會大課堂的實現,平臺機制不可缺少。學校要積極搭建校地、校企、校際合作平臺,主動和地方各級政府、相關的社會團體、基層街道社區、當地博物館、紀念館、紅色教育基地等進行合作,通過“請進來”與“走出去”兩種方式,穩定有效地推進“善用社會大課堂”。
三是構建互動交流的常態化機制。互動交流是善用社會大課堂的重要一環,是提升“善用社會大課堂”成效的重要方式。建立校內校外、課堂內外的定期交流機制,圍繞社會大課堂的方方面面,包括內容、形式、優勢、不足等,研討課堂學習的體會、課堂建設的心得,在碰撞與共鳴中實現立德樹人,進而形成示范效應。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創新的邏輯進路”(20FKSB03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