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公布消息,在中國證監會的堅強領導和各方的支持配合下,全力以赴落實開市籌備工作。目前,北交所開市各項工作已準備就緒,定于2021年11月15日開市。業內分析認為,北交所正式開市交易,意味著以服務中小企業為己任的新三板站上改革新起點,有利于推動完善中國特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構建覆蓋中小企業全鏈條的金融服務體系,探索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的“中國方案”。
“北交所速度”獲業界高度關注
11月10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以下簡稱全國股轉公司)官網消息顯示,恒合股份、科達自控、晶賽科技等10家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將于11月15日在北交所上市。
在過去的兩個多月里,北交所各項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地扎實推進,多項重要事項順利完成:9月2日,北交所正式宣布設立;9月3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注冊成立;同日,證監會就北交所有關基礎制度安排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9月5日,北交所就上市規則、交易規則和會員管理規則公開征求意見;9月10日,北交所就公開發行并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審核規則公開征求意見;9月17日,北交所發布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11月2日,北交所發布“2+31”件配套規則……截至目前,相關基本制度業務規則全部發布。
根據北交所陸續公布的內容,已經全部發布的相關制度及業務規則計劃于11月15日起正式實施。北交所與新三板現有創新層、基礎層堅持統籌協調與制度聯動,維護市場結構平衡。同時,在基礎制度安排方面,北交所按照“堅守‘一個定位’、處理好‘兩個關系’、實現‘三個目標’”的原則,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堅持錯位發展與互聯互通,發揮好轉板上市功能。
“北交所速度”吸引了業內高度關注。開源證券分析指出,北交所設立是新三板歷史上最大力度改革,自宣布以來進展迅速。“北交所速度”充分體現了國家對于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決心。
安信證券分析師諸海濱認為,9月中旬以來,北交所開市仿真測試和兩次全網測試相繼順利完成,表明市場機構的核心技術系統已按照相關要求對北交所開市涉及的交易、行情等業務進行改造,達到上線要求。結合目前交易所、投資者和擬上市公司等方面動作來看,他認為:“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北交所蓄勢待發。”
推動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中國證監會此前表示,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交所,是資本市場更好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內在需要,是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勢下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內容。以新三板精選層為基礎組建北交所,推動完善中國特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在新三板前期改革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精選層的法律地位和市場功能。
近年來,資本市場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制度,持續提升服務中小企業發展的質效。證監會表示,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交所,對于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促進科技與資本融合、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是對資本市場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的新的重大戰略部署,為進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體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據介紹,新三板精選層自2020年7月27日開市以來,公開發行、連續競價等各項市場化的制度安排初步經受住了市場檢驗,融資和交易功能有效發揮,定價和成交效率明顯提升,平均市盈率超過33倍,平均市值超過25億元,市場表現良好,具備了變更設立為北交所的制度基礎、企業基礎和市場基礎。
本次改革通過組建北交所,整體承接精選層,現有精選層掛牌公司平移至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由符合條件的創新層掛牌公司產生。北交所立足于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充分尊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規律和成長階段,既遵循了交易所市場建設一般規律,又在市場準入、融資、監管、退出安排方面引入了包容性的制度設計。
中信證券表示,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交所,是資本市場更好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制度需要,是新形勢下全面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
野村控股執行董事、中國委員會主席飯山俊康表示,祝賀北交所開市交易。北交所開市,標志著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進一步完善,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有著積極而重要的推動作用。
中小企業迎來新機遇
全國股轉公司、北京證券交易所董事長徐明在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平行論壇——“實體經濟與金融服務”論壇上表示,在全國股轉系統和北交所市場建設中,將緊緊圍繞中小企業這個主體,認真總結過去八年多實踐的經驗教訓,不斷深化改革、優化服務,增強制度的包容性和普惠性,突出“更早、更小、更新”,構建覆蓋中小企業全鏈條的金融服務體系,探索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的“中國方案”。
浙商證券認為,北交所的迅速進展既得益于精選層的成功實踐,同時也表明了頂層設計服務中小企業、打破中小企業融資壁壘的堅定決心。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北交所是為創新型中小企業量身打造的,為中小企業特別是“隱形冠軍”企業提供上市融資服務。與在主板、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的企業相比,新三板掛牌企業“更早、更小、更新”,面臨的不確定性更大,對資金的渴望度也非常高,未來的成長性更強。
楊德龍認為,北交所通過投資者門檻的設計、制度的優化、市場的包容創新,為中小企業打開全新、便利的融資渠道,中小企業有機會更早進入資本市場。在企業更早期了解現代公司治理文化,加速其成長,這對廣大中小企業特別是優質中小企業來說是巨大福音。中小企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進入新的發展時代。
開源證券分析指出,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交所,充分體現了國家對于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決心。相對而言,北交所上市標準更多元和更具包容性,面向“更早、更小、更新”的中小企業,并且上市的時間周期和確定性相對更強。設立北交所意味著以服務中小企業為己任的新三板將站上改革新起點,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又邁出關鍵一步,必將惠及更多優秀的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