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充分發揮社區作用,加強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務供給,全面開展“老年人心理關愛”活動。社區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間,有條件的地方應搭建基層心理健康服務平臺,依托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立心理咨詢室,配備心理輔導人員。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積極組織面向老年人的讀書、棋牌、健身等社區活動,促進老年人之間互動交流。同時要強化重點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務,充分了解與掌握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及具體需求,加強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評估與干預。
三是著力加強心理健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應用型心理健康專業人才的培養,鼓勵養老護理、老年管理與服務、醫學、社會工作等專業開設老年人心理健康相關課程,依托養老院、科研院所等建設一批心理健康實踐基地。加強精神科醫師、老年科醫師、醫務社會工作者、社區工作者等老年服務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知識、治療技能與倫理道德培訓,提高對老年人常見心理健康問題的識別干預能力,實現從業人員理論素養與實踐技能的全面提升。
專家建議,要大力扶持心理健康類社會組織發展。充分發揮心理健康類社會組織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支持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咨詢等服務,完善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機制,不斷提高服務的專業化水平。鼓勵具有心理健康相關專業知識背景的志愿者,積極通過“鄰里守望”等活動,向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詢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