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蓬溪縣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以放大組織覆蓋優勢、引領優勢為目標,以健全組織制度、建強組織體系為主線,以強化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為實施路徑,聚焦六個“1+2”重點,對標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立足“一定位”完善“兩架構”。立足“全省農村黨建典范和全市城市黨建探路”目標定位,建立完善“基層黨組織+村民自治組織+村務監督組織”農村基層治理組織構架和“1個街道黨工委+多個社區黨委+N個轄區黨組織”的城市基層治理組織構架,研究制定功能型黨組織運行規范,推行村級班子成員“雙交叉”任職模式,探索村黨委委員或黨總支成員兼任黨總支書記,推動功能型黨組織實體化運行。探索村級組織帶頭人縣級考核評審機制,試行村監委主任履職考核實施辦法,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職責清單,推行微權力清單管理,規范黨務村務公開平臺。持續實施優秀農民工回引培養工程,完善黨員志愿服務獎勵辦法,試行農村“兩新“人才綠卡制度,推廣“鄉約銀行”“七積”模式,配套縣域內通用“鄉約銀行卡”,深化“三定三諾”活動。實施城市基層黨建“五強”工程和社區專職工作者“四個一批”工程,加快社區“123”網格服務和“三單”服務供給體系建設,全域推行社區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居民委員會主任、“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縣鄉村聯動共治,著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新時代基層治理體系。
完善“一體系”用好“兩基地”。聚焦新時代黨員干部教育培訓需求,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為主題主課,實施干部教育培訓質量提升工程,制定2020年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完善黨性教育和鄉村振興培訓“5+5”課程體系,將移風易俗、黨群共治以及村規民約實施等納入課程體系,推行外訓學員反哺授課制度和教育培訓跟蹤問效機制,推動黨員干部上講臺談收獲常態化制度化,促進學習成果及時有效轉化。建好用活大石鎮牛角溝黨性教育基地和常樂鎮拱市村鄉村振興教育培訓基地,整合全縣26個基層黨建示范項目點位資源優勢,打造“串點連線成面”黨員干部實訓基地圈,分層分類開展集中輪訓,常態性開展紅色文化傳承、家風亮曬“八個一”主題黨建活動,拍攝蔣乙嘉等本土優秀黨員微視頻,典型引領帶動基層治理。
鮮明“一導向”實行“兩對標”。堅持把黨管干部原則貫穿干部選育管用全過程,鮮明“兩個一心一意”用人導向,堅持“以干成之事評價干事之人”用人標準和“三個有沒有”評價標準,實行對標培養、對標選配。大力實施“五個一批”實踐鍛煉工程,“一把手”提能、專業化領導培養和年輕干部鑄魂工程,全面提升干部隊伍專業精神、專業能力。用好領導班子功能結構分析及干部管理監督信息系統,完善“六化”選任機制,加強“四度”分析研判,實行“四色預警”優化干部選配,結合機改后班子運行情況,實施中層干部輪崗交流,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充實基層一線鍛煉,全面優化基層治理干部隊伍結構。
創新“一思路”提升“兩質效”。堅持“以更好政策、更實項目、更優環境做大人才基本盤”工作思路,突出綜合施策引才聚才、重點項目育才用才、優質生態留才愛才,優化完善分類評價、供需動態管理機制,實行崗編適度分離制度,出臺農業農村、文化旅游、城建規劃3個系統人才新政,推行事業單位人才“縣招鄉用”模式。大力實施“鄉村人才振興百村千戶示范工程”,吸引更多專業人才和農村“兩新人才”服務基層治理。深化省農科院、川職院等院縣校企合作,建優10個“1+3+N”人才實訓平臺和“1+9”人才合作平臺,在產業園區建立大學生實習實訓、產學研用、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推行“蓬溪英才卡”,定期開展人才“展、賽、會”活動,發揮平臺輻射作用和人才聚集效應。
落實“一保障”服務“兩群體”。全面落實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和關工工作基本保障,創新“區域聯合、條塊結合、資源共享”的老干部服務管理體系,開通老干部建言獻策“直通車”,采取統籌政府公共服務、購買社會服務、利用市場化服務等方式,積極推進“文化養老”,為老干部提供多樣化、個性化服務。發揮老干部優勢,加強基層關工組織建設,擴大組織覆蓋面,壯大“五老”隊伍,弘揚“五老”精神,開展治理創新系列主題活動;發揮黨聯系青少年優勢,發動基層關工委和“五老”參與精準扶貧脫貧、“五助一幫”、“感恩教育”,為脫貧攻堅、鄉村治理貢獻力量。
實施“一計劃”擦亮“兩品牌”。緊扣“四部”建設,堅持“對標提升、定向服務”,實施“組工干部能力提升計劃”,擦亮模范部門和過硬隊伍金字招牌。常態開展“六個一”定向服務,推行組工干部“1+1幫帶”計劃,建立“三自查三互動”股室間協作機制,落實組工干部下基層大走訪大調研,創新治理理念、歷練治理能力、獻智治理創新。常態化開展“周議月考季比年評”活動,清單化推進重點任務督辦落實。堅持“四不四符合”質效自律,開展“日覽一文、周學一策、月撰一稿、季讀一書、年增一技”“五學”活動,采取對標學習法確定目標單位,促使組工干部“比著學、賽著干、爭著創、追著趕”,合力打造模范部門和過硬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