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調查研究 > 人民呼聲 > 正文

資源下基層 看病更方便

原標題:河北唐縣探索建立縣域醫共體——資源下基層 看病更方便(辦好民生實事(20))

核心閱讀

自去年起,河北唐縣探索建立縣域醫共體,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縣里醫生來到鄉鎮,全面提升鄉鎮衛生院技術、管理、服務能力;加強基層醫院硬件設施配備和信息化建設;通過視頻系統開展村醫培訓……醫共體的建立,提升了基層醫療機構的診療能力,讓老百姓看病更加便利。

“如果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誰還愿意跑老遠去縣城呢?”可在河北唐縣川里鎮小南村村民趙龍芬舊有的印象里,家門口的鄉村醫療機構條件差、水平低,長期以來她并不抱太大希望。

然而,就在不久前,她的這一看法卻發生了改變:“鄉鎮衛生院現在真的可以了,治病治得真不賴!”

去年5月,唐縣成立了由縣人民醫院牽頭,縣中醫醫院、縣婦幼保健院、20個鄉鎮衛生院及345個村衛生室為成員單位的縣域醫共體——唐縣醫院集團,形成了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利益、服務、管理等的統一。

唐縣醫院集團運行一年多以來,無論病患還是醫生都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縣里醫生下鄉鎮

建立規范教技術

“皮膚創面愈合恢復良好,植皮已全部成活。”前不久,在唐縣川里中心衛生院,帶丈夫來復診的趙龍芬,聽到診斷結果,揪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

此前,趙龍芬的丈夫突遭電擊,摔倒后又被鋼筋劃傷,左前臂皮膚出現了大面積撕脫傷。趙龍芬帶著丈夫來到鄉鎮衛生院,得知接待她的外科醫生高建剛是縣人民醫院派下來的資深醫生,決定讓丈夫就地手術。

在川里中心衛生院,趙龍芬的丈夫得到了及時救治和精心照料。住院32天后,他回到家中靜養,如今復診結果一切良好。

這讓趙龍芬感嘆不已。在鄉鎮衛生院的花費不僅比去縣城少了一半,而且看病、換藥、復診都在家門口解決,確實方便。

不僅是川里鎮,如今唐縣20個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服務水平都得到了明顯提升。自成立縣域醫共體后,唐縣醫院集團選派了40名縣級醫院的簽約幫扶醫生,下沉到鄉鎮,帶動鄉鎮衛生院技術、管理、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川里中心衛生院,高建剛和內科醫生于敬陽有明確分工:除了正常出診,提供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外,于敬陽負責為鄉鎮搭建起首診負責制、危重搶救制度、查房制度等規范的制度體系;而高建剛則負責為鄉鎮衛生院盡快填補上一批急需的醫療技術。

“去年10月我剛到鄉鎮衛生院時,發現這里的縫合手法、縫合材料還停留在10多年前的水平。”高建剛說。于是,常態化的帶徒教學開始了。只要有空余時間,在衛生院的門診處置室,高建剛都會帶著鄉鎮醫生,手把手傳授肌腱縫合術等多種縫合技術,并自制課件,進行運動醫學、解剖學等理論教學。

“等我一年幫扶期滿離開后,這些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就可以繼續為村民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了。”高建剛說。

考核明確提待遇

基層醫生有前景

柴秀芳原以為一成不變的工作,沒想到卻迎來變化。

作為唐縣雹水鄉衛生院的兒科醫生,柴秀芳今年1月驚喜地得到了進入縣人民醫院學習工作一年的機會。從鄉到縣,挑戰隨之而來:“盤子”大了,病人多了,病種復雜了,經驗不夠用了……

但困難不是壓力,反倒是動力。已經42歲的柴秀芳深感機會難得:“以前在鄉鎮衛生院,看的都是些感冒、發熱、腹瀉等常見病,技術很難提高。現在則可以更多接觸到小兒肺炎、重癥腹瀉脫水、過敏性紫癜等各類兒科病癥,眼界一下子拓寬了。”

跟隨兒科主任等一塊出診、查病房、開例會討論疑難病例……柴秀芳在記錄中體悟。從病人入院到出院,柴秀芳按照縣醫院的流程,追蹤每一個診療關鍵節點,形成規范、完善的治療方式。來了大半年,柴秀芳收獲滿滿:“等回到鄉里再去診斷、開藥,心里就踏實多了。”

唐縣組建縣域醫共體后,在集團內實現“一盤棋”布局,不但組織40名縣級醫院醫生下沉鄉鎮幫扶,還同步組織20個鄉鎮衛生院的40名醫生進入縣級醫院交流學習工作。唐縣醫院集團院長吳立國表示,醫改的關鍵在于實現分級診療。對于基層醫療機構,一是要為其培養出人才,二是要使其留得住人才。

留住人,待遇是關鍵。“以前是縣里通過鄉鎮衛生院來考核我們,基本上干多干少差別不大。”高昌鎮賈莊村村醫張振英說。唐縣成立縣域醫共體后,對績效考核進行了改革,實行全員“一級分配”,即集團對村醫、鄉醫、縣醫三個群體直接進行考核,省去中間環節,明確考核標準,實現被考核者多勞多得、優勞優得。

“現在是該干什么、怎么干都很明確,慢病隨訪、用藥指導、婦兒保健等,提供一次服務有一次的報酬。服務結束,現場用手機錄入系統,干不好有懲罰。”張振英說。

公共衛生經費是張振英工資待遇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后,張振英領取到的公共衛生經費平均每月上漲了近千元。發放方式也由按季發放改為按月發放,廣大村醫為民服務的熱情和積極性明顯提升。

健康指導常態化

鄉村診療信息化

高昌鎮賈莊村村民劉紅橋,最近經常去村衛生室的健康小屋里轉一轉、待一待。

約110平方米的健康小屋寬敞明亮,配有康復上下肢踏車、彈力帶、平衡杠、助行器等健康設備。大屏幕上播放著健康教育視頻,書架上陳列著保健書籍。

54歲的劉紅橋此前患有踝關節痛、肩周炎等病癥。在使用紅外線治療儀、滑輪調換訓練器等設備近一個月后,她感覺“疼痛減輕了,發麻、發脹感好多了,整個人輕松不少”。

健康小屋是唐縣醫院集團為各村衛生室配備的村民健康管理設施,已成為村醫對村民進行常態化健康指導的重要平臺。

唐縣全縣345個村衛生室大部分位于山區,條件有限。組建縣域醫共體后,唐縣醫院集團實現了人、財、物的統一管理。集團對各村衛生室開展現代化建設,加裝冷暖空調、通上下水、建設環保廁所。

在張振英看來,村衛生室變化最大的就是信息化建設。所有村衛生室都安裝了視頻會議系統,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可同時開展會議、遠程會診、技術培訓等,十分便捷。

目前,集團已通過視頻系統對全縣700余名村醫開展醫院感染、公共衛生等培訓近30次,提升了村醫醫療服務水平,同時對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開展慢病用藥等培訓45次。

“村民在鄉鎮衛生院拍了片子,可實時回傳到縣級醫院,由縣級醫院醫生分析后,把診斷結果再傳回鄉鎮。”高建剛說,得益于縣域醫共體建設,縣鄉醫療機構正在實現更深層次的融通,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服務能力還將不斷提升、前景可期。

[責任編輯:王克]
標簽: 基層   基層治理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