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理響中國 > 正文

超越消費主義,樹立科學消費觀

近期,據一家世界著名管理咨詢公司發布的《2019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消費者奢侈品消費額為7700億人民幣。中國消費者是世界奢侈品的最大購買群體,全球奢侈品消費占比超過三分之一。無獨有偶,近年來有關大學生通過一些網絡借貸平臺進行“裸貸”的新聞也不時見諸報端。種種消費亂象及伴隨的社會問題,引發了社會各界關于消費主義的大討論。因此,厘清消費主義的演變脈絡,洞悉其本質特征,揭示其負面影響,樹立科學消費觀,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從世界歷史范圍來看,消費主義的產生和演變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

消費主義源于西方,它與通常意義上的正常消費活動有本質區別,是指把對物質的過度占有和無限消費作為人生最高目的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從產生來看,消費主義是近代西方社會享樂主義和資本邏輯共同孕育的結果。在早期資本主義時期,新教倫理譬如禁欲主義為其提供了節制、勤勞等精神條件。但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擴大,以及社會世俗化運動的蔓延,這種“新教禁欲主義與自發的財產享受強烈地對抗著;它束縛著消費,尤其是奢侈品的消費”。在神圣與世俗、節制與享樂的斗爭中,后者逐漸占據上風,資本主義的發展動力由新教倫理轉向了資本邏輯。資本邏輯服從于資本無限增殖的欲望,為實現資本無限增殖的目的,必須不斷擴大生產,無限擴大消費。在享樂主義和資本邏輯的驅使下,消費主義應運而生。

從世界歷史范圍來看,消費主義的產生和演變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19世紀末建基于工業革命的成果,社會生產能力和物質財富不斷增加,消費主義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上層社會萌芽。第二個階段,20世紀20年代消費主義產生。主要源于以下因素:一是新技術革命尤其是“福特主義”產生,裝配線流水作業等新的生產方式擴大了生產各種商品包括汽車等“昂貴物品”的能力;二是分期付款等技術手段和消費方式的改進,使消費主義在美國得以從上層階級下移至社會大眾,大眾化意義上的消費主義產生。第三個階段,從20世紀60年代起,伴隨著歐洲和日本經濟的振興,消費主義從美國向西歐和日本擴展蔓延,逐漸成為西方社會的主要潮流。第四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消費主義蔓延至中國等廣大發展中國家,成為席卷全球的強大力量。

對中國而言,消費主義的滋生和蔓延,除了因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西方消費主義外部影響外,還有其內在的經濟文化土壤。首先,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改革,使資本的力量得到充分釋放,商品種類極大豐裕,這為消費主義提供了物質前提和基礎。其次,社會治理方式的變化,為消費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社會環境。最后,中國社會轉型期的價值轉型和失范是消費主義產生的心理基礎。近現代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儒家傳統價值斷裂,西風歐雨帶來的世俗化和物欲主義在中國大行其道。傳統的超越性精神價值體系坍塌,價值轉型期一些人價值失范,喪失了超越意義上的精神關照和引導,變為“沒有靈魂的物欲主義”軀殼。

從本質上看,消費主義是一種資本邏輯基礎上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

20世紀90年代以來,消費主義在我國社會不斷蔓延。時至今日,各種群體尤其是青年人群體的炫富性奢侈消費,甚至裸貸等畸形消費行為層出不窮,引發爭議。為此,我們必須深刻揭示消費主義的本質特征、表現形式和社會危害。

從本質上看,消費主義是一種資本邏輯基礎上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首先,消費主義從屬于資本邏輯。消費主義的滋長和蔓延,是資本逐利本性的內在要求。“工業的宦官迎合他人的最下流的念頭,充當他和他的需要之間的牽線人,激起他的病態的欲望,默默盯著他的每一個弱點,然后要求對這種殷勤服務付酬金。”在資本邏輯居于統攝地位的社會,資本增殖的本質欲求往往被包裝成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進而掩蓋資本的逐利本性和消費主義的異化特征。

其次,消費主義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這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以自我為中心,追求個人欲望的無限滿足。在馬爾庫塞看來,消費主義追求的消費,并非人生存和發展的“真實需求”(needs),而是被商業廣告等大眾傳媒文化刺激起來的“虛假需求”(wants)。消費主義的消費目的已超出消費對象的使用價值,具有符號象征意義。按照鮑德里亞的分析,傳統社會人們主要關注的是商品的物質性即使用價值,而當代社會人們關注消費的符號象征意義,人們通過消費來獲得一種虛假的身份認同,通過消費展現社會地位和社會關系。

此外,在全球化時代西方資產階級并不滿足于消費主義在本國的成功,而是積極推動它向廣大發展中國家蔓延。它不僅掩蓋自己的資本逐利屬性,而且將自身美化為代表人類幸福和自由的普世價值。于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們只想效仿他們眼中的美國式的生活——即美國的繁榮制度——再在產品結構上根據當地情況作一些調整”。可以說,消費主義以一種隱蔽的方式,將資本的全球擴張合理化為大眾日常生活的自由選擇。

消費主義的本質屬性,使得消費主義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

消費主義具有很強的誘惑性和隱蔽性,極易成為摧毀廣大發展中國家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的“重炮”。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必須深刻把握消費主義的本質特征,清醒認識消費主義的各種表現和社會危害。

第一,在人與自然關系層面,消費主義片面強調人的主體地位,加劇生態危機。消費主義認為,人是世界的主體,而自然則是被動的客體對象。生態馬克思主義指出,消費主義“體現出一種邏輯,即認可其自身的無限擴張和對其環境的無限剝削”。 消費主義必然造成對自然的無節制索取,進而引發生態危機。應該看到,我國是一個人均自然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度,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之以往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在此背景下,我們要高度警醒消費主義可能導致的環境和生態問題。

第二,在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層面,消費主義破壞社會關系,加劇社會危機。消費主義所具有的符號象征特性,再加上一些人過于注重“面子”的心理,會引發人們的攀比、炫耀性消費。消費主義所具有的炫耀性特征,容易放大社會貧富差距,加劇社會仇富心理,破壞社會和諧穩定。在當代中國,由于社會結構和分配領域還存在不完善之處,消費主義往往滋生于非個人收入領域的職位消費和集團性消費。職位消費是位置(往往是權力)與消費的結合,占據重要職位的人以權力交換各種消費;集團性消費則是假單位甚至政府之名行個人消費之實。職位消費和集團性消費等非正常消費是消費主義亂象的重要源頭,也是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卻高消費盛行的原因之一。值得警惕的是,職位消費和集團性消費往往都是交換性消費,這種消費不僅提升社會交換成本,還容易滋生貪污腐敗現象。此外,職位消費和集團性消費的盛行,還容易帶壞黨風民風,加劇干群對立,破壞黨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耗散執政合法性資源。

第三,消費主義違背人的本質,妨礙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在當代社會,消費主義盛行帶來的消費異化,是人的異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消費主義把對物的無限占有和消費作為人的本質訴求,使人沉溺于物質享受,喪失自由性和超越性。必須承認,物質的極大豐裕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物質前提和基礎。但是,消費主義的異化消費中,物的最大化占有凌駕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之上,人的本質實現被貶低到了動物的層次。當然,消費主義的迷惑性在于,其否認自己滿足的僅僅是動物層次的本能需求。相反,它會利用廣告等大眾文化傳媒將這些商品包裝成超乎其使用價值的象征意義符號。如今,我們隨處可見各種商業廣告,譬如,超大克拉的鉆石承載“永恒的愛”,私人游艇的“海天盛筵”代表“羅曼蒂克”的優雅格調。凡此種種,皆不同程度地展現了當代社會的消費異化現象,在物欲的狂歡中,人們離自己的本質漸行漸遠。

超越消費主義,鼓勵合理消費

在當代中國,超越消費主義并不是號召抵制消費,相反,應該提倡、鼓勵合理消費。我們既要反對消費主義生活方式下的“過度消費”,也要反對傳統社會因過于節儉而引起的“消費不足”。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迫在眉睫。特別是在當前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國際背景下,擴大國內消費需求,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要求。

在當代中國,超越消費主義,鼓勵合理消費,必須樹立科學的消費觀。科學消費觀包含如下三大原則:第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消費原則。在當代中國,綠色消費原則與綠色發展理念一脈相通,是建設現代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建設現代生態文明,必須遵循“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這就要求我們,在個人生活方式上,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倡導環境友好型消費,在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抵制和反對各種形式的奢侈浪費、不合理消費。在發展方式上,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形成綠色發展模式。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要原則,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發展模式。

第二,人與人和諧相處的正義消費原則。根據羅爾斯和羅默等人的理論,正義包含代內正義和代際正義兩個維度。相應地,正義消費原則也包含這兩個維度。消費的代內正義原則,強調消費行為在同代人之間的社會公平和公正。表面上看,消費者的消費活動是一種高度自由的個體行為。但是,中國作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均資源極其有限。每個社會成員只能在有限范圍內進行消費,超越這個范圍,就是對他人生存發展權利的剝奪,就會損害社會共同體的整體利益。消費的代際正義原則,主要指我們這一代人的消費,不能損害子孫后代的生存發展利益,這主要表現為資源(包括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等)的合理使用和傳承。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留給后人的社會資源(顯性的物質資源和隱形的知識資源等)的總量是增加的。但是,自然環境資源的代際傳承卻是遞減的。代際正義原則要求我們不僅把社會資源而且更要把一個完整健康的自然資源系統留給后代,我們孩提時代隨處可見的青山綠水等美好自然風景不能只出現在我們孩子的書本和想象中。

第三,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審美消費原則。真正符合人性的消費,必須符合審美原則。這種審美原則要求我們在消費過程中,努力實現對虛假符號消費的超越,克服消費異化對人性的奴役,提倡精神消費與物質消費協調發展,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正如弗洛姆所言,我們作為具體的,有感覺的,有感情的,有判斷力的人,消費活動應該包含了“我們的感覺 、身體需要和審美趣味”,“應該是一種有意義的、富于人性的和具有創造性的體驗”。

在當代中國,超越消費主義,樹立科學消費觀,還需要建立相應的制度保障。首先,限制資本的活動范圍,防止市場經濟的“溢出”效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允許資本邏輯存在,但必須通過合理的制度建構,有效制約資本的逐利本性,根本解決由此導致的生產過剩和過度消費問題。其次,確保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共同富裕的價值目標。超越消費主義,必須以公正合理的產權制度和分配制度為前提。中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共同富裕”的價值目標,使資本邏輯難以成為社會的總體性統攝力量,這是社會主義超越資本主義的一種制度優勢,也是確保消費主義無法在中國普遍蔓延的根本性制度保障。最后,還要積極發揮黨和政府在消費問題上的規范和引領作用。一方面,黨和政府要對資本的逐利本性有清醒認識,要科學制定法律法規,約束資本力量,避免消費異化。另一方面,黨風政風是社會風氣的引領者,黨風正則社風淳,政風好則民心順。黨和政府要對職位消費和集團消費等腐敗行為重拳出擊,通過全面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等舉措,重塑自身形象和公信力,引領全社會超越消費主義,樹立科學消費觀。

(作者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責任編輯:張迪]
標簽: 消費主義   消費觀   經濟市場   刺激消費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