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營商環境的評估現在很熱,但其實幾十年前就開始研究了,20世紀80年代叫“投資環境”,其內涵同今天的“營商環境”差不多。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世界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經濟學人智庫《營商環境排行榜》等各類營商環境的評估,可以說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評估報告,指標體系差異較大,即使是同一個機構的評估指標也在不斷變化,不同指標體系的評估,結果差異自然也很大。因此,我們對評價結果的認識不要過于絕對化。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數機構的評估中,深圳的營商環境一般處于前列。
評價深圳營商環境的五個維度
投資的熱度是營商環境的最集中反映。2018年底,深圳商事主體數達311.9萬戶,是全國唯一超過300萬戶商事主體的城市。按2018年常住人口,深圳每千人商事主體239.4戶,每平方公里商事主體1561.9戶,創業密度連續多年全國第一,這樣高的投資熱度說明投資者對深圳營商環境比較認可。
法治的力度是穩定、透明、公平、可預期營商環境的根本體現。深圳市政府特別重視法治建設,打造法治政府,其中特別注重開展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過去一年來,制定并實施了地方知識產權保護條例,成立了深圳知識產權法庭,并建立了更加規范的涉企執法制度。2018年中國政法大學發布的《法治政府白皮書》中,深圳高居全國榜首。
人才的滿意度是營商環境的核心指標。一方面,去年深圳做了一項很大的改革就是人才住房制度改革,將在2035年前新增建設籌集170萬套住房,并且供應結構將發生改變,政府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將占到供應總量的60%,將改變所有人必須全部從市場買房的單一局面。另一方面,深圳針對海外人才對教育、醫療、社會保險等需求也做了很多工作,如配置國際化學校、名醫中心或門診部,支持市場主體建立第三方國際醫療保險結算平臺等。此外,生態環境也是人才環境的重要組成,深圳已建成1090座公園,全部免費,每500米就可以到達社區公園,2公里可以到達城市綜合公園,5公里可以到達森林郊游公園;在深圳,公交系統已經實現了100%的電動化,出租車電動化2019年年底也將基本全面完成,2018年PM2.5年均濃度26微克/立方米,接近東京和巴黎水平。良好的生存環境對吸引全球人才集聚深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效果也十分顯著。
創新活躍度是良好營商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體現。2018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4.2%,跟以色列、韓國基本接近,其中深圳94%的研發投入來自企業。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占全國比重,最高曾達到51%,2018年占到34.8%,連續15年居全國首位,華為公司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全球企業排名第一。發明專利數每萬人擁有量方面,深圳正在追趕北京,居全國第二。深圳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44萬家,培育出了華為、騰訊、比亞迪、中興、大疆等一批世界級科技企業。這幾年研發機構也是在不斷增長,深圳現在擁有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等創新載體數量2190家。2018年,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8296.63億,產值23871.7億。
“國際+”的高度是深圳營商環境的重要特色。一方面,深圳的產品、標準、管理被國際市場廣泛認可,連續26年出口位居全國第一;另一方面,深圳對營商環境改革的要求在很多領域是高于國際一般水平的,在今年廣東省委深改委通過的《深圳市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行動方案》中,很多改革事項與目標要求實際上已經超過了世行指標體系,還將很多世行沒有的考核指標也納入進來了。
深圳優化營商環境的三大優勢
一是快速、準確地落實中央政策精神。從“說到”至“做到”,確保政策真正落地,這是深圳成功的關鍵。仔細品讀深圳2018年發布的“營商環境改革20條”,會發現深圳不是簡單“復讀”中央文件的原則性內容,而是結合本市實際情況,把文件細化成一條條可執行、可檢驗的政策要求和工作方案。比如,深圳2018年制定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文件,就是對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一條一條去比對深圳能做什么,然后形成一套落實方案。其實,中央文件精神都非常到位,但中國很大,每個地方都需要結合實際,制定一些符合自己情況的、可執行的細則來保障落實。
二是始終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形成多贏局面。深圳在制定這些可執行的細則時,除了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外,還始終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這一點至關重要。深圳在踐行市場化原則方面有很多例子。比如,2018年深圳部分企業出現了股權質押過高的問題,政府不管不顧不行,但以何種方式支持企業,則體現了政府的決策思維和水平。深圳市委市政府通過國有控股企業籌集了150億資金,再聯合社會資本250億,共同以債權、股權等方式給企業注資,化解了企業困難。整個過程均是商業化運作,不僅企業得到平穩發展,這些資金也均已安全回籠,同時還有一定的收益。
有人由此也會提出疑問:深圳市政府在選擇具體支持企業上,是否仍然掌握話語權?其實,政府只規定大的方向和原則,具體支持哪個項目則由企業和市場決定。比如,政府決定支持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創投機構和基金就會在這個范圍內選擇具體的項目。但具體選擇哪個項目,是由企業通過盡職調查、項目評審等市場化機制來決定的。在制定執行標準和考核指標時,每一個環節均嚴格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
三是全體系的金融支持,更好助力中小企業。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也一直是企業發展的“痛點”所在,深圳在這方面也有不少值得推廣的經驗做法。客觀來看,全球范圍內中小企業的融資往往都比較困難。但在深圳,金融支持體系發展得相對比較完善。政府通過設立天使投資引導基金(以下簡稱“天使母基金”),支持初創企業,補齊創業投資短板,助力處在種子期、初創期的企業發展。天使母基金首期規模為人民幣50億元,基金的運作充分利用了市場化手段,通過和社會投資管理機構共同發起設立各類細分產業子基金,委托專業投資機構進行項目遴選和管理。項目如果投資成功了,母基金將會從收益中拿出一部分獎勵這些專業機構,因此能充分激發專業機構的管理效率。
除政府天使投資基金以外,在深圳還活躍著幾千家創投機構,形成了對初創企業資金的供給體系。很多優質企業相信在深圳可以找到投資,也愿意來深圳。待企業成長到一定規模,便可利用擔保機制獲得融資支持,進入銀行融資體系。再發展下去,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法人機構,可直接獲得金融機構支持,通過融資租賃、發行債券、企業上市等獲得資金。可以說,深圳有一套完整的、成熟的金融支撐體系。
深圳未來營商環境前景良好。一是深圳的產業空間還比較充足。通過土地整備、工業上樓、城市更新等手段,可釋放建設用地300多平方公里,加上深汕特別合作區有148平方公里,合計尚有近450平方公里的可建設用地。二是深圳的人才有活力和有競爭力。目前深圳人口的平均年齡為32歲,2018年也是全國人口增長最快的城市,特別是現在在校小學生有102萬,超過北京和上海,深圳幼兒園就讀學童達52萬,全國第一,他們都是深圳未來重要的人才基礎,是深圳人才資源的未來。第三,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三極”中港深這一對極點城市的經濟總量占了大灣區一多半,未來深圳將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繼續增強核心引擎功能,聯手香港、廣州等兄弟城市共同營造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第四,深圳正在積極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爭取2019年底前達到相當于全球經濟體營商環境排名前30名的目標,2020年底前達到前20名的目標。
(作者為深圳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