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民工結構的變化,對農民工的公共服務也需要及時調整和適應。一是滿足其培訓學習、職業發展的需求,使其成為新型技術工人;二是提供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使其成為城鎮新市民。要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讓新生代農民工進退有據,既可以踏實進城,也可以安穩留鄉。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2018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農民工總量繼續增加,但增速回落明顯。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占全國農民工總量的51.5%。50歲以上農民工所占比重為22.4%,近5年呈逐年提高趨勢。筆者認為,這意味著我國農民工結構已發生深刻變化,農民工代際轉換正在加快,農民工總體高齡化與新生代農民工的同步壯大成為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民工群體的發展經歷了不同階段。改革之初,鄉鎮企業異軍突起,1億多農村轉移勞動力“離土不離鄉”,實現就地轉移;上世紀90年代,進城政策放松,城市經濟發展,農民工進城務工潮出現;近年來,新生代農民工逐漸成為制造業與服務業的主力。在今天的城市,從生產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新生代農民工的身影,他們既是傳統產業工人的主體,也是新型服務業的從業主體。隨著科技的發展,“機器換人”的加快,對年輕勞動力特別是技術型勞動力的需求與日俱增。對高素質新生代農民工的依賴和爭奪,考驗著城市和企業的智慧。
“我們不一樣”,是很多新生代農民工的鮮明特征。相對老一代農民工,他們受教育程度更高,善于接受新事物,愿意提升自己,在學習培訓方面也舍得投入。他們中很多是獨生子女,有些沒干過農活,成長經歷趨同于城市里的同齡人。他們在擇業時更追求體面勞動和發展機會,在消費時更時尚大方,進城的動機已從“改善生活”向“體驗生活”轉變。他們希望在工作的同時,開闊眼界、交流思想、收獲愛情。他們渴望實現自我價值,很多人希望能融入城市,也有人愿意帶著積累返鄉。他們也糾結將來是留在城里還是回到鄉村的問題。
隨著農民工結構的變化,對農民工的公共服務也需要及時調整和適應。今后對農民工的關心和服務要從勞動者視角向新市民視角轉變,尤其要重視新生代農民工的訴求。從規范勞動合同到完善各項保險,近年來各地出臺了不少政策,讓想融入城市的新生代農民工心里踏實不少。下一步,城市要做的是用更公平的制度設計、更精細的公共服務,增加農民工的幸福感。企業要做的是,改善就業環境,增加職工福利,向農民工讓利。具體來說,一是滿足其培訓學習、職業發展的需求,使其成為新型技術工人;二是提供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使其成為城鎮新市民。
有一種說法認為,新生代農民工徘徊在“留不下的城市”和“回不去的鄉村”之間。盡管事實并不盡然,但卻是一個警示,要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把城市和鄉村兩頭都建設好,讓新生代農民工進退有據,既可以踏實進城,也可以安穩留鄉。尤其是要讓那些在城市勞動力市場失去競爭優勢的農村勞動力可進可退,讓他們有地可耕,有鄉可戀。無論是推進新型城鎮化,還是實施鄉村振興,都不能以損害農民權利、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只有這樣,高質量的農村勞動力才可以自由流動,更好地發揮農村勞動力彈性供給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