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以來,國際貿易面臨嚴峻挑戰,全球化進程遭遇巨大阻擊。尤其是自2018年3月以來,特朗普陸續簽署對鋼、鋁產品征收額外關稅的行政命令,以及對華貿易301調查備忘錄,掀起了面向全世界尤其是面向中國的貿易摩擦。國際貿易摩擦成為近年來“反全球化”逆流的一個極端表現。引發國際貿易摩擦的誘因有很多,但當前最大的誘因或者說根源,是西方的民粹主義思潮。
從國際關系的視角來看,全球國際體系的發展演變過程,就是一個全球化的過程。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主要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個是世界經濟的發展周期,另一個是國際社會主導國家(指對國際關系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國家,以下簡稱主導國)的作用。就世界經濟發展周期而言,當全球化與世界經濟發展的開放周期相適應時,全球化的進程就順利,發展的速度就快一些;如果遇上世界經濟發展的封閉期,全球化的進程就曲折一些,發展的速度就慢一些。就主導國的作用而言,當主導國的積極推動力大于消極反動力時,全球化進程就平順一些;反之,則慢一些、曲折一些,有時甚至會出現停滯。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化的發展進程遭遇空前的挑戰。之所以說是空前的挑戰,是因為這輪挑戰來自上述兩個因素的疊加。除了世界經濟封閉期的負面影響外,近年來西方社會“反全球化”的消極力量越來越強,尤其是民粹主義在西方主導國中大行其道,成為當前全球化進程與國際貿易的最大威脅與挑戰。
所謂民粹主義,是西方民主理念的一種變形和支流,是近幾年來西方興起的一個政治思潮概念。盡管目前學界還有不同的解讀,但從歷史來看,民粹主義往往導致民主制度的崩潰和獨裁者的登場。民粹主義既有左的,也有右的,尤其值得我們警惕的是右翼民粹主義。一般認為,右翼民粹主義表現為自由放任主義、種族主義和反精英主義的混合物。
在民粹主義思潮的驅動下,近年來美歐各國政治中的“逆全球化”傾向越來越明顯,政治氛圍也由自由開放轉向保守封閉。在美國2016年總統選舉中,特朗普一路逆襲建制派精英而奪得共和黨提名,并在最后的大選中憑借其“反全球化”“反移民”和民粹主義的言論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當選美國總統。在英國,卡梅倫首相本打算利用脫歐公投以退為進,卻不料假戲真唱,最終“無可奈何花落去”。新任首相特蕾莎·梅也因此看清了英國的政治風向,從卡梅倫的支持者變成了旗幟鮮明的脫歐領袖。在歐洲大陸其他國家,民粹主義思潮也讓歐洲多國持“反全球化”與“反歐盟”立場的民粹主義政黨的民意支持度和政治影響力大幅上升。
民粹主義在國際關系領域的主要表現為:在國際交往中僅以本國狹隘的國家利益為重,反對自由貿易,或采取短視自私的貿易保護、單邊制裁措施,或退出國際合作、規避國際責任等。例如,美國財政部和司法部把美元所承載的國際貨幣金融權力用作外交工具,這使得國際金融呈現“逆全球化”趨勢。又例如,美國特朗普政府不顧世界各國多年來艱苦談判的成果,單方面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不顧美國應有的大國責任,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
顯然,西方主導國的這些行為都極大毒化了全球化的氛圍,助長了“逆全球化”的勢頭,成為當前全球化進程的最大威脅與挑戰。而國際貿易作為全球化的最重要推手與動力來源,其繁榮程度是全球化進程發展最直接的表現與評價標準。近年來,受西方主導國尤其是美國的民粹主義影響,國際貿易備受沖擊,特朗普更是把自由貿易看作是奪走美國人工作機會的“罪魁禍首”,是阻止“美國再次偉大”的癥結所在。因此,他入主白宮后,采取了退出“TPP”,頻繁根據其國內法啟動232、337、301調查等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進一步加劇了國際貿易的沖突。
(作者為華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教授)
責編/孫渴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