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是黨中央著眼于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主要目的是培養一大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骨干人才、黨政干部后備人才、各行各業優秀人才。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也是我們黨執政的基礎。選聘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任職,有利于優化農村干部隊伍結構,提高農村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目前,新農村建設高潮迭起、如火如荼。特別是大學生村官的涌現,為農村基層黨組織注入了新活力、為農民更新觀念輸入了新思想、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開辟了新途徑。然而,也應看到,大學生村官的思想不穩定,工作不扎實,扎根農村干事業的堅定信念還有待增強。有些大學生,將大學生村官視為跳板,為的是招錄公務員優先、報考選調生優先、納入事業編優先等等。
為了更好地將大學生村官鍛造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農業發展的“帶頭人”,農民生活的“貼心人”。應著重從制度、組織、希望上關愛大學生村官。
制度是保障。全國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大學生村官,將大學生村官納入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逐步實現大學生村官與農村干部的融合發展,用三到五年的時間,使農村基層組織成員結構逐漸轉化為大學生村官。農村“兩委”班子選舉,必須從大學生村官中動議、推薦、選拔。農村當地人不得入選農村“兩委”班子,更不能出任黨支部書記和村主任。以此來遏制農村家族勢力膨脹,嚴控農村黑惡勢力滋生繁殖,杜絕拉票賄選。為農村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環境。
組織是措施。解除大學生村官的后顧之憂,必須采取強有力的組織措施。將大學生村官納入鄉(鎮)行政編制序列,提高生活待遇,提升發展空間,激發其扎根農村、建設農村、熱愛農村的親民情懷。使大學生村官經風雨、接地氣、壯筋骨。不斷為新農村建設培養骨干人才、黨政干部后備人才、各行各業優秀人才。
希望是活力。常言道:“給予希望,才不會絕望。”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必須使大學生村官對未來充滿希望、對事業充滿信心、對前途充滿光明。以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投入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潮中,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現代化建立不可磨滅的功勛,做出應有的貢獻。
健全和完善大學生村官工作機制,著力在體制、組織、希望上為大學生村官提供有力保障,使大學生村官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