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取得的成就,應該沒有人會否認。但要說我們一點問題也沒有,恐怕也沒有人會接受。直面問題,不回避、不掩飾,研究解決之道,是中國經濟不斷取得新成績的不二法門。相信其他國家走向現代化,也是這么過來的。
成本優勢的變化,就是值得面對的問題。中國剛開始開放的時候,國家很窮,人民也很窮,工資、能源、土地價格等等,什么都很便宜。搞開放,外資愿意來,其中一個吸引力就是成本低廉。中國自己的產品,拿出去,特別進入發達經濟體的市場,非常有價格競爭力。這就帶來中國的出口導向,帶來高速增長。這是我們走過來的路,很成功。問題是,成本優勢會變化。
成本有各種各樣的,一些成本是在市場競爭里形成的,還有一種成本,我把它稱為體制成本,那就是成體系的制度運行的成本。這類成本跟市場競爭導致的成本變動不同,帶有體制的強制性,如果沒有法律政策方面的主動調整,它降不下來。
十八大以來,在降低體制成本上,政府是很努力的。但我國體制成本的下降空間還是非常大的,不少消極的社會現象,包括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投資中的浪費等等,需要通過深化改革繼續降低體制成本。
天下沒有成本一直下降這回事。成本曲線,邊際上降到一個點以后無可避免要掉頭上升。企業如此,行業如此,地方如此,國家也如此,無一例外。所以,降下來的體制成本重新掉頭上升,不意外。
出路何在?抽象講,就是不能永遠在一條成本線上做文章。要審時度勢,與時俱進地移動到新的成本線,不斷將成本曲線向右下方推移。用日常語言說,就是體制創新、技術創新。新技術不僅僅是一個新的技術手段,它對于觀念突破、體制突破和利益格局突破,都有非凡功效。但是技術進步也離不開觀念、體制創新的配合。
經濟學上講邊際遞減,“改革”也不能免。“改革”這個詞,有行動時是個動詞,沒行動那就是個名詞。回到中國現實,自1978年以來,改革開放作為綱領或大政方針一直存在,說明深得人心。但是改革也不是年年月月天天都有行動的,實際上很多時候,并沒有推出改革的行動,而是在準備、醞釀、試探,或只是做局部實驗。改革是又要過日子,又要做系統性變革。過日子疊加體制機制變革,就不可能那樣順暢。特別是容易改的改得差不多之后,深層改革之難,是題中應有之義。另外,中國經濟體量今非昔比,正如一頭大象得了感冒,不能拿一個小勺喂藥,即便藥方是對的,量也不夠。改革力度如何與今天經濟體量相匹配,值得關注和研究。
仔細看創新,到今天我們在原創方面的貢獻還不夠多。大多數成就,還是跟跑的成就。從原子彈、高鐵、互聯網到電商、社交、共享單車,都是了不起的成就,但論到原創——最初的想法和核心技術——還是人家先發,我們跟隨,在跟隨中發揮應用性、組合性創新。所以,我們的后發優勢要充分利用,但不要忽略在取得后發優勢的同時,可能還掩蓋著后發劣勢的危險。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