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建設是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有機結合、協調發展的統一體,是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基礎,是實現農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2017年5月10日-20日,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就美麗鄉村建設的基本原則、重點方向,開展了“美麗鄉村建設,該如何推進”的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樣本12473份。依據調查結果,《國家治理》周刊編輯部梳理出美麗鄉村建設的十二個關鍵詞,并圍繞這些關鍵詞整理出近期相關領域專家、媒體機構的觀點,希望為各地美麗鄉村建設的有效推進提供參考借鑒。
美麗鄉村建設應堅持的六個主要原則
以人為本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美麗鄉村建設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論斷、新舉措。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湖北鄂州時強調:“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鄉村,是要給鄉親們造福,不能把錢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同年12月,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這些重要講話處處反映著以人為本的重要理念,在美麗鄉村建設進程中,必須用以人為本原則指導建設實踐。
以人為本貫穿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思想中,落實到美麗鄉村建設方面,就是以農民為本。其最基本的要求是要以農民為主體,尊重農民的意愿,以農民為基本依靠力量,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農村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脫離農民的愿望,忽視農民的主體作用,美麗鄉村建設就不可能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美麗鄉村建設必然要求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調動他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在此前提下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資金和政策等條件,努力挖掘各地的優勢特色,探索適合當地的創建模式,從而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目標。
維護農民的利益是美麗鄉村建設中以人為本原則的立足點和出發點。美麗鄉村建設的宗旨就是為了給廣大農民群眾謀取更多、更長遠的利益,讓農民同全國人民共同分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果。要把這樣的理念變為現實,需要我們在美麗鄉村建設每個具體目標的設計上、每個重大問題的處理上、每個建設環節的安排上、每個項目的選擇上,都應始終維護和發展廣大農民群眾的利益,讓農民真正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受益者。有效保護農民正當權益的關鍵點在于新農村建設中的民主權利。新農村建設中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落實是決定新農村建設成敗的關鍵所在。凡涉及農民主體利益的重大問題,堅持以農民為本,讓廣大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全過程,是多年來農村工作經驗的深刻總結。例如村鎮規劃的編制、建設任務的確定、重大項目的上馬、各項資金的籌措和使用等等問題,都要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按照事先確定的規則、程序辦事,讓農民共同參與討論、研究和決策。
在美麗鄉村和新農村建設中,我們必須維護農民主體地位,不斷滿足農民群眾多方面的需要,促進農民群眾的全面發展。只有這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才能得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也才能真正實現。
因地制宜
以因地制宜的基本理念建設美麗鄉村,就是要根據鄉村發展的實際情況與“村民需求”來規劃發展方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指出,在允許多樣化的基礎上,可以針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不同特點和不同發展水平的鄉村,歸納和總結出一些典型的建設模式,供各地參考,發揮以點帶面的示范帶動作用。
因地制宜建設美麗鄉村,應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基于不同村莊的不同自然條件和產業基礎,找到最適合當地發展的路徑,不能“村村都有旅游業,家家都搞農家樂”。建設上要“記得住鄉愁,留得住綠水青山”,而不是“濃妝艷抹”,大拆大建。另一方面,要尊重群眾意愿,特別是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要遵循自然規律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改善群眾的基本生存條件。
因地制宜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常紀文提出,美麗鄉村的美是形式各樣的,其形成歷史和條件也千差萬別,因此其建設模式不應千遍一律,而應該是多樣化的、有針對性的。要充分考慮各村的資源稟賦、地域條件、經濟狀況、農民思想、民族文化等差異,本著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則,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游則游,從鄉鎮、村屯的實際出發,分類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對基礎較好的村鎮,實施先行先試,適當提高建設標準,打造示范村鎮。對基礎條件處于中游的村鎮,力爭做到建設項目干一件成一件。對基礎條件較差的村鎮,采取先發動農民群眾開展衛生整治,不做太大投入,讓村鎮首先做到整潔干凈,不急于求成、拔苗助長,更不大包大攬,甚至人工“造景”等。
規劃部署
科學合理的規劃部署是美麗鄉村建設能夠有序推進的基本保障。對于美麗鄉村建設的規劃部署,蘭州大學教授倪國良提出,規劃部署是依托農村空間形態、遵循社會發展規律、堅持城鄉一體發展、農民群眾廣泛參與、社會各界關愛幫扶、注重自然層面和社會層面、形象美與內在美有機結合,不斷加強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滿足人們內心感受又不斷實現其預期建設目標的一個循序漸進的自然歷史過程。這一定義至少包括了以下要點:以農民為建設主體,空間區域在鄉村、建設時序有規劃、建設活動有組織、建設內容全方位、建設要求具體化、建設目標是美的感受和收獲。
美麗鄉村規劃應從不同層次和不同視角出發,根據鄉村的自身特點做規劃,尊重自然。例如,與城市、城鎮里的市區規劃不同,“聚族而居”是鄉村主要的居住形態。在“聚族而居”的居住地選擇方面,南方氣候炎熱、地氣卑濕,在山腳地帶或者山坡上建房,因地勢較高,可得干燥高爽、日照充足和空氣流通之利。臨近水源,又便于村民日常生活起居的汲水炊飲。這種居住形態不但科學宜居,而且房屋錯落在山水之間,與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具有獨特的美感。如果生搬硬套城市的居住模式,在平坦地帶集中蓋房、集中居住,不但浪費了寶貴的平地資源,也違背了鄉村社會的本質屬性,進而破壞鄉村獨有的社會和文化生態。
堅持科學規劃引領美麗鄉村建設,必須在實踐中將規劃部署的理念轉化為實踐經驗。浙江農林大學中國農民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偉光提出,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先行區,浙江修訂完善縣市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和精品村、風景線規劃,統籌規劃農業產業、農業園區規劃與村莊布局規劃,以此加強空間布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規劃之間的銜接。浙江省對美麗鄉村建設的規劃思路值得各地借鑒。
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一種新型文明狀態,它涵蓋城市和農村兩個區域,包含工業、農業等多種業態。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綠色發展理念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任務。
過去一段時期,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等現象持續存在,且逐步惡化。在經濟發展方式上,引進高污染、高耗能企業污染了水源和空氣,圈地式開發導致耕地的浪費,過度放牧和掠奪式利用土地導致耕地荒漠化。在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上,部分鄉村垃圾隨處亂丟,生產、生活污水隨意排放,住宅與禽畜圈舍混雜,村中河溝污水橫流等現象時有發生。在農業生產方式上,不科學的化肥農藥施用方式,以及大量的農業投入品,造成對土壤、水、空氣的污染。
為此,政府必須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大力推進環境整治與生態修復工作。當前經濟發展領域的改革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遵循經濟規律、社會規律,改革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促進科學發展和包容性發展;二是遵循自然規律,從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出發,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
美麗鄉村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的實踐路徑方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提出,應當按照生態文明的大格局要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自身能力建設,補足農村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發展的短板,重點推進生態農業建設、綠色服務業和綠色工業發展,保證創建的可持續性。
無論是建設美麗鄉村,還是建設美麗中國,關鍵都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核心是要按照生態文明要求,通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真正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