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公眾所關切的民生問題,繼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是未來社會治理的重要關注方向
當前,我們正處于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要避免出現前述一些西方國家的治理問題,進一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我們在社會治理和國家治理上繼續探索。調查發現,民生改善(51.85%)、文化建設(49.98%)、公共安全(45.79%)、就業創業(44.82%)、公共服務(39.30%)等都是未來需要治理創新的重要領域。而問及如何推動我國社會治理現代化、避免出現前述一些西方國家的問題時,受訪者普遍認為,以下幾個方面是重點: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民眾獲得感,有60.93%的受訪者做出此選擇。保持經濟增長速度、推動經濟發展,根本還是要不斷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要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最重要的是解決公眾最為關注的民生難題,解決百姓的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問題,讓百姓住有所居、病有所醫、學有所教、勞有所得、老有所養,進一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升百姓福祉,切實有效地提升公眾獲得感和滿意度,建設成人民生活殷實、精神文化充實的全面小康社會。
回應公眾現實需求,繼續推進改革,有59.01%的受訪者做出此選擇。百姓所盼正是改革方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只有關注、回應人民關切的現實問題,改革才有號召力、才更具有現實意義。要進一步推進改革,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更好地享受改革成果,在改革中有更多獲得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積極整合、調動社會因素,實現共治共享,有55.96%的受訪者做出此選擇。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一直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優勢,多元主體共同治理也是我國社會治理實踐探索的經驗總結。作為社會治理的制度創新,社會共治在抗震救災、志愿服務、慈善事業、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都大有作為。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智能化的社會共治為社會治理提供了更多新思路,通過新型技術手段進行的對話、合作能有效地提升多方共同利益,像共享單車、網約車等新興共享經濟模式都是既滿足消費者需求、又實現商業利益、更有利于解決空氣治理、交通治理等社會難題的社會積極因素,有效地回應了公眾關切,提升了治理水平與治理效率。
加強社會思潮和意識形態研判工作,有44.60%的受訪者做出此選擇。本次調查結果表明,民眾的精神信仰與社會治理有著密切關系。做不好意識形態研判工作、沒有及時掌握社會思潮動態,就有可能遇到經濟、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黑天鵝”事件,甚至會導致社會秩序紊亂和社會動蕩。因此,實現善治絕對不能忽視意識形態工作,要在全社會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凝聚社會共識,增強全國人民的精神力量。
進一步提高社會公平,改善收入分配結構,有39.14%的受訪者做出此選擇。很多領導干部和專家學者認為,社會發展和社會治理的目標,在人們心中是一致的,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與氛圍。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等各領域都出現了十分可喜的變化,然而當前教育不公問題依然存在,貧富差距、地區差距依然相對較大,在社會建設層面不能有絲毫的松懈,必須持續發力、久久為功。進一步提高社會公平,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尤其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平公正的城鄉教育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確保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在廣大城鄉地區真正得以實現。
此外,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33.16%)、發揮好政府與市場各自應有作用(27.01%)、著眼于長期向好以推動經濟轉型發展(14.90%)都是推進社會治理更好發展的重要方向。
過去,在西方國家看來,西方的治理方式是衡量他者發展及其國際接受度的標準尺度,而西式民主則被認為是檢驗一國文明與否的唯一試金石。劍橋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資深研究員馬丁•雅克認為,西方在全球占據的壓倒性局面逐漸消散,西方的治理方式想要繼續葆有它的權威和影響力已經變得不太可能。著名學者弗朗西斯•福山也從最初認同“歷史終結于西方的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轉變為現在開始反思西方社會的困境。在其2015年的新作《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敗》中,福山指出,西方社會當前存在的不安并非來自不同體制的挑戰,而在于政治衰退等自身失誤,明確提出民主并非萬靈藥,而強有力的政府對于社會的成功才是必不可少的。西方學者對西方治理的反思從未停止,在觀察之余,我們也應在社會治理中引以為鑒,避免步入西方社會治理走過的彎路,并及時梳理、總結出社會治理的方向,探索出實現我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路徑。
【執筆:人民智庫研究員 董惠敏,問卷設計:人民智庫研究員 潘競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