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依托漢江和引丹大渠的水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特色、精品農業。水果面積達到12萬畝,花卉苗木基地發展至2萬畝,萬畝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已建成5000畝核心區。“中國有機谷”老河口板塊建設穩步推進,以萬畝有機水果、有機水產、有機蔬菜和食用油牡丹為核心的產業基地初步建成。扶持奧星糧油、香園食品、仙仙果品、勁旺稻米油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龍頭企業達137家,2015年,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312億元。
努力提升現代服務業層級。大力發展專業市場、電子商務,推動傳統商貿產業升級,全市服務業規模不斷擴大,層級不斷提升。阿里巴巴集團農村淘寶項目落戶我市,武商購物廣場、天河建國飯店建成運營,紅河谷生態旅游度假區、中央商務區、中農批、光彩商貿城、頤高電商園等大型服務業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商業業態不斷優化。
民生為本,提升福祉
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二五”期間城鎮新增就業累計3.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提高教育發展水平,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薄弱學校改造,榮獲“湖北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示范市”稱號;投資4億元的新一中正式投入使用,調整優化城區教育資源布局,讓群眾享受更好的教育服務。努力提升衛生服務水平,與人福醫藥集團合作采取PPP模式新建的一醫院已經動工,投資6000萬元的一醫院外科大樓投入使用,醫療基礎設施和軟硬件水平邁上新臺階。立足看三代、管長遠,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推進精準扶貧與產業發展相結合、與村集體經濟發展相結合、與黨建相結合、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突出造血功能拔窮根。不斷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扎密社會治安防控網、食品藥品監管網、安全生產防控網,人民群眾安全感不斷提升,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綠色發展,生態宜居
堅持把生態建設作為最大的基礎建設,科學謀劃,創新推進,大力實施“綠滿老河口”“五城同創”活動,先后被授予“省級園林城市”“省綠化模范縣市區”等榮譽稱號。“十二五”期間,全市綠化建設累計投入財政資金2.15億元,新增綠地達86.28公頃。樹立綠化資源產業化理念,組建綠沃、漢策等投資公司,大力推進以綠色城區、綠色集鎮、綠色村莊、綠色通道、綠色屏障、綠色水系、綠色產業為重點的“七綠”工程。截至2015年底,全市建成區綠地率35.01%,綠化覆蓋率40.7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9.42平方米。成立花問渠生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1億元,建設“百里生態丹渠”,綠化渠道74公里,種植櫻花、海棠、三角楓、紅葉碧桃等各類樹種近100萬株,面積3400余畝。加強環境保護,實施雨污分流,興建了日處理水量6萬噸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和日處理水量1萬噸的科技產業園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率達85.6%;建成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1座,垃圾轉運站6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6%。
明確三大目標,布局“十三五”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關鍵時期。布局“十三五”,必須在視野上更加高遠、思維上更加開放、統籌上更加有力、目標上更加精準。我們以“133”工程為總抓手,打造“三大生態”,釋放“三大紅利”,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大力推進“133”工程
堅持一個戰略:“一區兩城市”,即生態經濟實驗區、河谷組群建設襄陽市域副中心城市、“小漢口”明星城市。構筑三大支撐:以千億工業為目標構建特色凸顯的現代產業體系、以老城區疏解和新區建設為引領建設地域文化鮮明的濱水新城、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打造城鄉一體化升級版。實現三大目標:經濟總量占襄陽市的10%、人均主要經濟指標在漢江流域縣市中爭當第一、在全省二類縣域經濟綜合考核中位列前三甲。
構筑“三大生態”
堅定不移地抓好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倡廉建設,著力優化政治生態;堅定不移地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始終以開放包容的精神改革創新,以換道超越的勇氣競進有為,以質效兼取的合力催生成果,著力優化經濟發展生態;堅定不移地落實“生態優先”,始終牢記生態承諾、保護自然資源、嚴守環保高限、踐行綠色發展,著力優化自然生態。
追求“三大紅利”
一是人才紅利:繼續堅持五湖四海、招賢納士,做大做實“小漢口人才計劃”,全方位、多元化抓好人才工作,深入推進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撐。二是改革紅利:繼續堅持先行先試,全面拓展改革成果,將改革創新向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民生保障全域滲透延伸,不斷厚植競爭優勢。三是生態紅利:全方位推進生態建設,將綠色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發展全域旅游,建設水鄉花都,向綠色要紅利,用綠色發展增進群眾福祉。
【本文作者為中共老河口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