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保障,塑造創新環境
科研教育經費保障
科研教育經費的保障是科技創新的基礎,也是創新人才培養和發揮才能的基礎。許多發達國家不僅將科研教育經費作為本國研發的保障,還將其作為吸引外國科技人才的一種方式。美國作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科技創新大國,其R&D經費投入也位列世界第一,2012年R&D經費占GDP的2.81%,教育經費投入一直維持在GDP總量7%-10%的水平上,成為世界上教育經費支出最多的國家。美國擁有各類基金會近5萬個,為各類科研活動提供資金支持。美國政府、民間基金會和學校對年輕的創新型科技人才還給予特別的支持。如此多元的教研經費來源,為科學研究創造了有利條件,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提供了充裕的資金保障、優越的物質條件和育人環境。
知識產權保障
知識產權保護是科技創新發展的法律基礎,能夠給科技創新人才從事研發提供安全感和價值回饋。美國的知識產權體系建設始于《獨立宣言》中提到的“重視保護個人的私有權利和私有財產”。目前,美國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通過對其知識產權在全球范圍內實施保護,為創新人才的智力開發和科技企業的研發推廣營造了安全的環境,推動產業技術創新和科研成果產業化,既維護了科技創新人才的利益,也維護了國家創新成果的權益。
學術自由保障
學術自由是對科技創新人才最大的支持和鼓勵。1915年,美國大學教授協會成立并發布了關于學術自由和終身聘任制的原則聲明,明確提出保護學術自由的原則,后在1940年和1958年相繼通過了一系列保護學術自由與終身聘任制原則的聲明。一百年來,美國的學術自由思想和道德準則已經深入人心并以制度化的形式加以保障,通過建立學校(或研究機構)董事會的基本決策模式、開放流動的全球青年精英人才政策、終身教授制度、嚴格設計的同行評議資源分配依據,為學術自由提供保障。在學術自由原則的保護下,科技創新人才不僅可以免受政治、宗教、經濟和職業安全的困擾,還獲得了相對獨立于科技資源的分配權利,免除了后顧之憂,有利于將全部精力集中放在科研創新上。
人才流動保障
提供橫向和縱向的流通空間和渠道是促進科技創新人才全面發揮才能、實現人力資源價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徑。橫向發展方面,美國通過其完備的市場機制配置人才,為科技人才在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間的自由流動設立了靈活高效的路徑,建立了開放型的人才市場。科技創新人才可以通過跳槽的方式發揮興趣、實現價值,也可以通過自由兼職的方式參與其他部門的工作并獲得合理的報酬。美國大學對科技創新人才的“松散式”管理模式允許科技創新人才自由參與企業合作,聯合推動科研成果走向市場,轉化為經濟效益。縱向發展方面,通過為科技人才制定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教育和培訓的機會,鼓勵科技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美國的高科技企業注重采用職業生涯設計為科技人才建立一條縱向流動的路徑,并將企業的目標與科技人才的成長發展聯系在一起。
經驗借鑒,需本土化創造
值得注意的是,以西方發達國家為首的科技創新大國的人才政策是在自由主義文化和資本運作的背景下,充分發揮個人和企業在人才培養、聚集和管理之中的主觀能動性,以個人價值實現和資本回報為主要激勵方式,并通過完善的保障措施來為科技創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創新環境。而中國的科技創新人才政策是建立在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背景下,以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為培養核心,以覆蓋高校、科研機構的編制體系為主要人才管理方式。應該認識到,隨著全球科技創新格局的不斷發展,一些人才政策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體制創新已經成為黨和國家在重要會議上反復提出的內容。創新科技人才體系要在系統學習外國的人才體系建設的基礎上,充分認識到中外制度環境的差異,借鑒那些適應中國實際情況的經驗,并進行本土化的開發和利用。
全面推進教育改革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在科技創新中,人才就是根本。培養科技創新人才,最重要的是建立符合科技創新要求的教育體系。隨著教育的公平化和均等化取得階段性進展,多樣化和精英化教育將會是未來發展的方向。發達國家的教育體系是以開放全面的義務教育為基礎,重點擴大知識面、培養不同的興趣,為將來的多樣化發展打好基礎。在高等教育之后,潛心鉆研的學生可以選擇高層次的教育項目繼續學業,針對科技創新做專門的培養訓練。而學習技術的學生將在校企通育的模式下獲得更多的企業支持。我國在教育體制改革中要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豐富教育內容和層次,重視基礎教育,發力專長教育,完善人才考核評價機制,構建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加快自主創新提供人才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