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受訪者對各問題的回答賦值、求和并轉化為百分制,得到我國公眾對醫療保障信任指數的得分,分值在0-100之間,分值越高,表明公眾對醫療保障體系的信任程度越高。50分為臨界點,高于50分,則大體上認為公眾對我國醫療保障體系是持信任的態度;低于50分則相反。在分別對醫療保障供方信任、保方信任和管方信任三方面進行量化分析的基礎上,本次研究得出的總體醫療保障體系信任指數為58.07,在臨界點之上,屬于中等偏高。其中,對醫療保障供方的信任指數中等偏高,為54.95,對保方和管方的信任指數中等偏高,分別為58.99和60.72。與2013年的調查結果相比,總體信任水平基本持平,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公眾對醫療保障體系的信任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見圖1)。
公眾對醫療保障供方的信任水平提升顯著
如前文所述,醫療保障系統中的供方是指為需求方提供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與醫務人員。在本次調查中,我們主要考察了公眾對醫務人員技術水平、能力和診斷結果的信任水平,以及對藥物和醫療儀器使用情況的信任程度。調查顯示,公眾對醫療保障供方的信任水平由2013年的48.21(臨界點以下)升至2016年的54.95(臨界點以上)。可以看出,對于量表中的每一項問題,2016年都較2013年發生了大幅度的提升(見圖2)。而對于這種具有跨越性的變化的出現,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其與近三年來完善醫療保障體系的相關政策不斷出臺并及時得到落實密不可分。
與三年前相比,近幾年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逐步得以突破。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我們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為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今年以來,國務院接連出臺了推進分級診療、全面實施大病保險、促進社會辦醫、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等多項重要政策,為百姓創造了一攬子紅利。
另外,近幾年來,我國醫患關系焦點問題不斷得到改善。自2014年起,國家衛計委、中央綜治辦、公安部、司法部等11個部門齊抓共治,開展了為期1年的維護醫療秩序、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同時完善醫療糾紛調處機制,提升了醫患雙方滿意度,醫患關系有所緩和。據衛計委官方表示,與往年相比,無論是傷醫事件發生率,還是醫療糾紛發生率都有了明顯的下降,而且在出現涉醫違法犯罪的事件之后,媒體和公眾的態度和過去相比也發生了較為顯著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