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縱觀當下的新聞實踐,“黨媒姓黨”凸顯為三個要點:一是要恪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增強“政治家辦報”意識,在導向上不打折扣、不含糊其辭;二是要摒棄割裂對立觀念,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三是實現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相統一。
【關鍵詞】“黨媒姓黨” 正面宣傳 輿論監督 【中圖分類號】G120 【文獻標識碼】A
一個人若沒有明確的目標理想和清醒的自我認識,就無法實現美好的人生。黨的媒體如果沒有共同的信念和堅定的追求,就無法發揮定國安邦、團結鼓勁的輿論影響力。2016年春節過后,習近平總書記調研中央媒體,并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
“黨媒姓黨”,是歷史的抉擇和定音。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媒體與時俱進、創新性包容性不斷增強,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更快提升。通過媒體傳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理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帶一路”戰略等中國故事、中國話語、中國理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
然而,也應該看到,我國社會進入到經濟轉型、社會轉軌期后,以互聯網、手機、社交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突破傳統傳播輿論格局,凸顯賦權、個性化、分散性、去中心化的特點,突發事件所引爆的種種矛盾沖突放大了多種利益訴求,眾聲喧嘩;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社會思潮逆襲,動搖了一些人的信念。有人借機用西方新聞價值觀的榔頭敲打中國的主流媒體,將現階段媒體融合、改革創新過程中的一些矛盾、困難歸結為媒體屬性問題、制度問題,加劇了認識上的混亂和悲觀。當此之時,重申“黨媒姓黨”,清醒深刻地認識媒體的黨性原則,撥除迷霧,呈現本質,科學準確地把握中國媒體的職責使命和歷史方向,意義尤為重大。
縱觀當下的新聞實踐,“黨媒姓黨”,凸顯為三個要點:一是黨的媒體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將導向意識貫穿到新聞生產和輿論互動、傳播管理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不打折扣、不含糊其辭。既不能因新媒體平臺介質而放松要求,也不能因副刊、娛樂等形式體裁的差別而回避傳播責任。
二是要摒棄割裂對立觀念,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對于黨性和人民性的認識,在傳播語境中存在著兩種誤區:一種是只談黨性而不談人民性,一種是抬高人民性而否定黨性地位,將二者本來的統一關系分裂開,制造所謂“替黨講話還是替老百姓講話”的誤識與矛盾。對此,習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及時把人民群眾創造的經驗和面臨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這對于駁斥誤識謬論,指導當今輿論傳播的實踐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警醒。
三是堅持“黨媒姓黨”,也要正確理解和實踐正面宣傳與輿論監督的統一。社會為什么需要新聞? 因為公眾需要了解世界,特別是那些新近發生的事物及其變化,以了解社會風尚、文化走向,以把握自身行為標準和群體規范。社會需要什么樣的新聞?不僅是五光十色的表象報道,也要有“諫議直言”、“一針見血”的理性思考。重視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是新的歷史時期,黨的新聞宣傳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媒體監督,彰顯社會對公眾權利的尊重和保護,也反映了依法治國的政治理念。
堅持“黨媒姓黨”,堅持黨性原則,以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報道回應時代和社會的訴求,媒體才能履行責任和使命,成為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和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責編/劉瑞一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