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治國理政十大關鍵詞
中國夢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代表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表達了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培養了大批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勞動者和接班人。今天,實現我國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的根本轉變,既是我們心中的中國教育夢,也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是黨和國家的事業,要惠及全體人民,要讓每一個人都切實感受到黨和國家的培養和關懷。教育是全民的事業,中國教育夢的實現,要靠大家一起努力奮斗。
——全國政協委員、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劉吉臻
(本報記者 張爍整理)
五位一體
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黨的十八大報告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這五個方向性的戰略,既相對獨立又統一互動,它們都是為了讓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更強。 “五位一體”的新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十八大提出的新部署。在我看來,這是中央的一個戰略性決策,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我所在的奉賢,對生態文明的重要性有了新認識,更有不少新舉措——建設美麗鄉村、打造綠色廊道……這關系到我們每一個老百姓的生活,更關系到我們的子孫后代。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奉賢區南橋鎮楊王村黨委書記孫躍明
(本報記者 曹玲娟整理)
四個全面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個戰略布局,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
“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是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總方略,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是國家戰略,肩負著支撐一極、示范帶動環渤海區域振興發展的歷史使命,承擔著先行先試、破冰攻堅的改革重任。
要完成這些任務,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搶抓發展機遇,推進改革創新。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宗國英
(本報記者 彭波 靳博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