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和陜西省是我國煤炭資源主要富集地。兩地的煤炭城市因煤而興,抓住了上一輪經濟快速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經濟發展速度。進入“三期疊加”階段,蒙陜地區以煤業為支柱的煤炭資源富集城市受到較大沖擊,城市發展面臨著較為嚴峻的挑戰。
蒙陜地區煤炭資源富集城市經濟發展面臨較多困難
經濟增速受煤炭行業影響快速下滑
鄂爾多斯和榆林是蒙陜煤炭資源富集城市的典型代表。2014年,兩市煤炭合計總產量占全國煤炭總產量的比重超過25%,穩居全國城市煤炭產量第一和第二位。但自2012年以來,兩市面臨的經濟形勢越來越嚴峻。2015年上半年,鄂爾多斯和榆林GDP增速分別為7.3%和4%,與2010年相比分別下降了11.9和14.3個百分點;同期,全國GDP增速的降幅僅為3.45個百分點。
經濟形勢的嚴峻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煤炭產量負增長。上半年,鄂爾多斯煤炭產量增速為-5.7%,榆林為-5%。二是煤炭價格大幅下降。2015年5月,鄂爾多斯煤炭綜合均價為178 元/噸,與2014年和2013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55元/噸和89 元/噸;2015年5月,榆林煤炭綜合均價下跌幅度已高達75%左右。三是煤企虧損面繼續擴大。2015年5月,鄂爾多斯煤企虧損面突破60%,全市煤企銷售收入和利潤分別同比減少19.1%和72.2%;2015年上半年,榆林煤企虧損面為32.5%,行業利潤總額62.2億元,僅為2014年全年總額的27.24%。
越來越多的煤企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煤企在經濟下行的最初兩年通過降價保銷量,能夠獲取維持自身運營的現金流。但當前的形勢是,煤炭價格持續下滑,產品銷量同時下降,企業現金流十分緊張。再加上銀行對煤炭行業抽貸、減貸等因素影響,關停、半停產的煤礦數量開始大量增加。目前,鄂爾多斯僅有59.4%的具有生產能力的煤礦在維持生產。榆林煤炭企業的情況類似,產煤大縣神木縣停產的煤礦比重超過70%。由于大量煤企退出,包括企業和個人在內的微觀債務風險擴大,地方金融系統的穩定性面臨挑戰;大量勞動力向區外、省外流出,社會總需求不足,對城市今后的經濟重振極為不利;大量本地農村勞動力返鄉,給地方的城鄉一體化、鄉鎮治理也帶來挑戰。
城市債務集中還款期與經濟下行期重疊
蒙陜煤炭城市是在短期內依托煤炭產量快速增長發展起來的后發西部城市。大規模經濟總量在較短時間內形成,具有財富積聚快、城市建設快的特點,但同時也形成了較高的城市債務。截至2014年底,鄂爾多斯政府性債務余額1639.2億元,95%的債務屬于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一類債務;榆林政府表面債務200億元左右,加上隱性債務實際達到300億元左右,主要存在于縣級投融資平臺。
蒙陜煤炭城市已進入債務集中還款期,但財政支出每年遞增、經濟持續下行。2005年至2011年,鄂爾多斯和榆林財政總收入均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長。但目前,兩市財政收入降幅明顯:2015年1-6月,鄂爾多斯地方財政收入增速為7.8%,與1季度相比下降2.3個百分點,其中營業稅增速-26.7%、企業所得稅增速-15.1%、個人所得稅增速-15.4%、土地增值稅增速-69.7%;榆林財政總收入增速為-7%,其中營業稅增速-49.16%、企業所得稅增速-17.45%、個人所得稅增速-64.78%、土地增值稅增速-83.89%。
城市經濟結構以煤為主,中短期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蒙陜煤炭城市二產比重較大,城市重要支柱行業依然是煤炭開采。煤炭行業對鄂爾多斯GDP增長的貢獻在2011年達到最高值69%、對榆林GDP增長的貢獻在2012年高達98.6%。但隨著煤炭買方市場逐步形成,煤炭行業對兩市GDP增長的貢獻迅速下滑(見表1)。
2014年,鄂爾多斯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4∶59.2∶38.4,榆林為4.8∶68.3∶26.9。2015 年上半年,煤炭行業對鄂爾多斯和榆林GDP增長的貢獻分別為-57.9%和-108.4%。正是由于煤炭產量增速和銷售價格的快速、大幅下滑,才導致城市經濟形勢的快速下行。以煤炭開采為主的經濟結構,決定了煤炭城市至少在中短期內增長乏力,經濟形勢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