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不僅滲透而且融合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將互聯網和促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力技術發展做類比,互聯網的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變革,而且在社會交往、文化教育和政府管理等方面顛覆了傳統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模式,繼而深刻地影響著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也正因此,互聯網治理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互聯網治理也給社會治理帶來了空前的挑戰。一方面,信息的虛擬性以及由此帶來的共享性和并發性,削弱了現實世界主體和其網絡空間化身之間的必然聯系。另一方面,信息處理技術實現了信息的高速傳遞、海量存儲和并行運算,打破了空間的限制,縮短了時間成本,從而大大弱化了跨地域、跨市場、跨行業、乃至社會個體之間的交互方式和延展的界限。信息和信息處理技術的這一系列特征使得建立在確定性和局部性之上的傳統的社會治理方式無法應對互聯網所帶來的行為主體的隱蔽性、活動范圍的跨越性和行為后果的擴散性。
因此,互聯網治理必須回到網絡信息的本身,全面深入地探究網絡信息管理所面臨的挑戰,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找到適應互聯網發展規律的戰略方向,設計出能夠發揮作為互聯網主體的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調控機制,最終實現有利于社會整體福祉提升的互聯網治理之道。
互聯網信息的相關特征
互聯網能夠承載的信息量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通過自動化的或人機接口的輸入設備,任何物體的靜態和動態信息都可以轉化為在物理線路上傳輸的電信號和光信號,并以“比特”的形式通過存儲介質得以保留。因此互聯網傳輸和再現著我們意圖傳遞或保留的信息,例如從電子圖書、音像制品、工具軟件,到數據庫資源的各種信息化產品,包括即時消息、電子郵件、論壇意見等在內的網絡社交信息,通過網絡金融和商業平臺實現的個人財務管理和商品交易信息,通過各種專業化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所記錄的工作流程信息和產品服務信息,等等。
不僅如此,人們使用互聯網和制造信息的行為本身同樣經由輸入設備轉化為可供識別和處理的信號。譬如我們使用網絡的時間和地點、訪問網站的偏好、網頁瀏覽的順序、搜索各種關鍵字的頻率,以及對各種網絡推送信息的關注和響應程度等等。這些我們無意保留的信息“廢氣”卻蘊含著足以暴露我們的個人特質和決策路徑的豐富信息。即便是網絡軟件和硬件設備自動生成的信息,如軟件出錯信息、防火墻日志、路由器維護的路徑表、域名服務器維護的域名解析表、網絡通信鏈路的應答信號,乃至被通信線路丟棄的數據包也無一不是與網絡相關聯的人類活動和決策的最終體現。譬如,通過搜集互聯網上那些傳遞失敗的數據包,就可以推斷出每天有哪些網絡地址上的主機遭受了多大程度的拒絕訪問式攻擊。
網絡信息虛擬性的不可承受之輕
網絡信息的虛擬性造成了現實世界主體和其在虛擬空間的化身之間的分離,脫離物質束縛的信息處理能力不斷飛躍而使用成本則持續下降。這種虛擬性植根于信息的數字化,并不因網絡和現實社會的活動主體共享相同的個人信息(如網絡實名制)而發生本質的改變。這種超能力帶來的好處是人們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并發控制和共享訪問機制實現不需要身臨其境就能完成的工作,譬如遠程交易、遠程醫療、遠程教育、遠程協作等等。同時帶來的問題是操縱虛擬空間的主體實施非法活動的風險和成本降低。虛擬主體的信息可能被篡改,其在網絡傳輸中留下的電子痕跡可能被刪除,在網絡中所依托的主機、賬號或者存儲空間可能被網絡入侵者遠程控制。而這些都不必經由現實世界的主體,也不易被其察覺。
以網絡攻擊為例,為什么攻擊網絡信息系統的惡性事件天天都在發生,而被繩之以法的黑客卻寥寥無幾?一方面,有經驗的黑客能夠通過遠程控制被入侵的網絡終端(僵尸電腦)間接對第三方實施侵犯。而這樣的僵尸電腦多到可以形成一個個規模不一的僵尸網絡群,通過地下產業鏈,提供“價廉物美”乃至定制化的租用服務給任何一個需要的客戶。黑客技術的屏障也就輕易被打破了。另一方面,通過網絡刑偵技術追溯真正的幕后黑手要求信息安全專家在第一時間內截取網絡攻擊的蛛絲馬跡。而信息的虛擬性又使得大量的網絡通訊和系統處理的臨時信息在瞬間了無蹤影。
網絡信息的虛擬性帶來的另一個后果則是信息的生命周期對信息存儲技術和介質的過度依賴。一方面,人類不斷刷新著單位芯片的存儲容量的極限。這使得我們能夠容納和存儲的信息比人類歷史的任何一個時代甚至整個歷史的總和都多。過去的信息不再會因為無法及時記錄和保存而丟失。同時,通過互聯網搜集或產生的信息又以驚人的速度在累積。信息過載的出現導致干擾決策的噪音信息增加,提取有效信息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信息存儲技術不斷推陳出新,信息的編碼方式越來越復雜,不僅過時的技術和設備會被淘汰,依附于它們而存在并呈現的信息,也會隨之消失。盡管人類可以直接理解幾百年以前流傳下來的文字和圖畫,卻沒有人能夠不經由設備直接讀取一個與當前計算機接口不再兼容的硬盤上存儲的信息。網絡信息成為持久性和脆弱性的共生體。
互聯網的去壟斷和再壟斷
網絡信息的傳輸和處理技術打破了空間的限制,縮短了時間成本。構建虛擬空間的基礎架構,不再是由一條條國境線分割的疆域,而是十幾萬個連接在一起的屬于不同國家的互聯網自治系統。這些自治系統又各自包括了成千上萬的網絡主機。它們在自治系統內部遵循獨立的內部數據交換協議,在自治系統之間遵循共同的外部數據交換協議,從而實現了獨立于物理空間的信息的自由流通。信息的自由流通消除了橫亙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市場之間的空間障礙,使得人類的文化交流和貿易交換變得平等和順暢。
事物的發展往往具有兩面性,互聯網上的“惡勢力”也在信息的自由流通中泛濫。既無復制成本,也無運輸障礙,網絡中的虛擬化身并不受現實世界主體的羈絆。于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淫穢暴力內容、侵犯知識產權和個人隱私的違法信息,在互聯網空間迅速蔓延。借助互聯網實施不法活動不再遵循傳統犯罪理論的“就近”原則,邪惡勢力可以觸及互聯網的任何一個角落。以前面談到的遠程操縱僵尸網絡實施網絡攻擊為例,即便信息安全專家能夠在第一時間內截取網絡攻擊的電子證據,若想沿著攻擊線路留下的電子痕跡步步追蹤直至將幕后真兇繩之以法,經常會碰到跨部門、跨地區取證,乃至跨國界引渡罪犯的困難。譬如當連接網絡犯罪活動的下一個主機或者服務器不在當前司法部門的管轄范圍之內;當犯罪分子所在的國家沒有給相關網絡攻擊定罪或者沒有與受害國簽署引渡協議,這個時候互聯網治理在傳統司法的框架之下變得有心無力。
互聯網在打破傳統的壟斷的同時,也建立了新的壟斷格局。爆炸式增長的信息資源和全球化的市場,刺激著人們對資源搜索和交換的需求。人們需要強有力的搜索引擎幫助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實現信息的查找、過濾、匹配; 需要在高效的社交網絡中連接到他們所有感興趣的人;需要一個龐大的交易市場能夠籠絡所有潛在的客戶,同時及時獲取競爭對手盡可能多的信息。那些能提供搜索引擎服務、社交網絡平臺以及電子交易市場的機構成為了互聯網信息的聚集地,其共同特點是所提供的服務功能有著極強的網絡效應——它們為每個用戶提供的服務價值與它們的用戶數量成正相關。因此市場先入者具有天然的競爭優勢,而網絡效應將幫助勝利者奪走幾乎所有的客戶,互聯網產生了自己的壟斷者。對絕大多數用戶而言,這些壟斷性信息中樞所呈現的信息視圖就是他們所了解的互聯網的全部。這些信息中樞決定著人們從互聯網上所獲取的信息和資源的分布、層次和內容;同時也引導著用戶關注度——虛擬世界中最重要的稀缺資源,在所有信息中的分配;并最終影響到互聯網用戶的生產方式、知識形成和價值取向。
網絡信息技術的雙面性
分析網絡信息技術的特點,不能脫離我們始終關注的主體——人。人類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決定了當收益大于成本的時候,一部分人會不惜損害他人的利益,以實現個人在物質利益或者精神利益上的更大需求。互聯網所蘊含的豐富資源加上網絡信息技術賦予個人的強大能力,促成了個人追求的膨脹,誕生了互聯網上一類特殊的群體——游走在正義與邪惡之間的黑客。
不同于如盜竊、搶劫和殺人等傳統的犯罪活動,網絡攻擊需要黑客掌握或借助足夠的計算機和網絡的知識和技能,才能穿過層層系統防御,進入目標主機的操作系統,進而破壞上面的應用程序和數據,或者摧毀整個局部網絡的通信能力。很顯然,這種用于破壞信息系統的技術能力,不亞于建立一個這樣的信息系統所需要的技術知識,因而能夠直接應用于網絡系統的防御之中,還能夠幫助信息技術企業設計出更為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統,從而為信息產業帶來巨大的正面價值。正因如此,在許多文學作品中,黑客成了不拘泥于世俗的技術天才的英雄化身;對網絡攻擊技術的學習被當作了無數計算機愛好者通往技術精英的必經之路;攻擊信息系統的思維方式甚至被認為是對正統的計算機教育的思維方式的必要補充。網絡信息技術的雙面性使得我們在分辨什么是正義的技術、什么是邪惡的技術,誰是好的“黑客”、誰是壞的“黑客”的問題上,失去了明確的判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