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韓自貿協定是目前我國簽署的涉及范圍最大的貿易協定。該協定的簽署,不僅將促進中韓兩國的貿易,同時也將推進亞太經濟一體化。在亞太經濟一體化問題上,美國主導的TPP與東盟推行的RECP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隨著中韓自貿協定的簽訂,亞太經濟格局的發展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轉折。
【關鍵詞】中韓自貿 亞太經濟 美國 東盟 TPP RECP
【中圖分類號】F117 【文獻標識碼】A
亞太經濟一體化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熱點。中韓自貿協定的簽署,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美國試圖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來主導亞太經濟的戰略部署。這一事件必然會產生連鎖反應,對于整個亞太經濟格局及世界經濟格局產生難以想象的影響。同時應當注意到東盟所推行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ECP),這一貿易模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如果東盟和亞太在經濟上完成對接,再加上中國所推行的“一帶一路”,整個世界的經濟格局都將為之一變。由此可見,中韓自貿協定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
中韓自貿協定的戰略意義
2015年6月1日,中韓自貿協定正式簽署,這是中國首個廣泛覆蓋電子商務、競爭政策、環境等“21世紀新議題”的自貿協定,可以說是全球貿易體系重構過程中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實施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作為東北亞地區最為重要的一個自由貿易協定,中韓自貿協定的影響力將遠遠超過這一區域,其將直接關系到亞太區域經濟的一體化進程。
中韓自貿協定的簽訂將對區域內潛在的合作伙伴產生積極的影響。例如日本、臺灣地區等都可能在其影響下,積極參與到由中國所主導的新型自由貿易網絡的建設中。自21世紀以來,亞太地區的多邊貿易談判進展緩慢,其主要原因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謀求自身的利益,不斷在這一區域內制造摩擦和分歧,從而使這一區域始終無法形成一個合力①。
為克服亞太地區國家在經濟合作上的“碎片化”,早在2014年亞太經合北京峰會上,亞太地區各國領導人批準了《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從理論上來說,如果亞太貿易自貿區實施,未來經濟體內的企業在進行區域貿易時,只需要填寫一份原產地證書即可。這種做法將極大地簡化企業貿易的成本,有助于形成區域及全球生產價值鏈。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亞太自貿區的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涉及面極為廣泛。亞太地區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環太平洋地區,類似于北美、拉美都可以囊括其中。可以說,亞太自貿區一旦成立,其必然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經濟體,其影響力將直接超過歐盟與美加墨等自貿協定。因此,在亞太自貿區的建設上,美國一直想主導。但這一地區的多數國家并不信任美國。基于這種情況,美國便采取了一系列“拆臺”措施,不斷地干預亞太自貿區的建設。
二是在經濟方面,各國差異極大,難以在短期內達成共識。在亞太自貿區內,既有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又有文萊這樣的超級小國。大國如果不肯讓利給小國,那么協議便很難達成。同時大國之間也在博弈,例如美國與日本在汽車關稅問題上爭執不斷,雙方都在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三是理念上的巨大分歧。在亞太自貿區實現的途徑與方式上,區域內國家至今未達成共識。歸根結底在于,多數國家并不信任美國,不想任由美國的擺布。同時美國也沒有磋商的誠意,在談判的過程中盛氣凌人,將大國意志強加給小國。
而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經濟體,中國在此次中韓自貿協定簽訂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誠意,對于推動亞太自貿區的建設無疑是具有風向標意義的。此次協定引入了地方經濟合作內容,探索嘗試48小時通關及700美元以下貨物免稅等便利措施,對于區域內小國企業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利好消息。相信這些充滿智慧、充滿勇氣、充滿誠意的服務機制,對于促進亞太經濟融合必然將起到巨大的作用。可以預見,在未來中國將成為亞太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橋梁。
美國TPP協定的影響
中韓自貿協定簽署后,美國更為積極地推進其所謂的TPP協定。TPP協定也被稱之為“經濟北約”,其是美國再平衡戰略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戰略部署。事實上,美國不僅想要在經濟上控制亞太地區,同時也想在政治上施加影響。美國制定亞太再平衡戰略,其根本目的是為了遏制中國。但是中韓自貿協定的簽署,已經證明了美國這種單邊主義的政策是不得人心的。同時在美國國內,大資本家顯然并不買奧巴馬的賬,并不支持奧巴馬所提出的“快速道”授權②。即便“快速道”授權勉強通過,TPP談判也會受到美國國內保守勢力的重重阻礙。從發展的趨勢來看,TPP最終達成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未必會達到美國所預期的效果。具體來說:
首先,TPP是一個由美國所主導的局部性的貿易集團。目前只有12個國家參與了此項協定,其很難被稱之為亞太貿易網絡,只能算是一個由美國所主導的、局部的經濟集團。由于美國試圖主導這個貿易集團,成員國多數為發展中國家,其最終的影響力是非常有限的。
其次,TPP是一個具有單邊主義性質的貿易集團。TPP從根本上來說是為美國的利益服務,因此美國和成員國之間,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貿易、自由貿易,仍舊是一個具有單邊主義性質的貿易集團。同時,TPP明顯具有針對中國的意味,盡管美國已經表示歡迎中國加入TPP,但必然會設置重重障礙。同時在美國的策動下,成員國必然會采取統一的行動,采用具有單邊主義的貿易政策,來達到遏制中國的目的③。
再者,TPP是一個充滿內部矛盾的貿易集團。TPP采用的是閉門談判方式,直到目前為止,其最終的文本和貿易自由化程度都尚未公布。同時,美日之間的矛盾已經顯現,即便勉強簽署協議,未來也可能因為利益問題而發生分歧。在待遇問題上,美國顯然也不是一視同仁的。目前已經加入的國家,如果在未來發現,所得到的待遇明顯低于其他國家,很可能會退出協議。因此,TPP可能是一個不穩定的協定。
總體上來說,TPP框架是美國為鞏固其在全球產業鏈中優勢地位所設計的貿易體系框架,其根本上是為美國自身利益所服務的。對于區域中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可能根本無法從中獲得實際上的利益。此外從一些條款內容來看,美國表面上主張規范政府和企業行為,但是從美國政府和美國企業的一貫做法來看,其很可能利用資本優勢,干預成員國的經濟活動,甚至是政治活動。基于協議,美國在成員國的活動范圍將進一步擴大,而多數成員國都只是發展中國家,無論是在經濟實力上和政治手腕上都無法和美國抗衡。
東盟RCEP模式
除美國的TPP協定外,另一個可能會影響亞太經濟格局的協定是由東盟所發起的RCEP。此協定以東盟十國為基礎,同時邀請了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等國。相比于TPP,RCEP更加具有開放性,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民主化。盡管在影響力上東盟和歐盟無法相比,但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組織,東盟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區域經濟一體化,并且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同時,東盟不同于美國,它不具有一個主導性的國家利益,因此其所推行的協定,經濟性遠遠高于政治性,對于成員國來說,可以獲得更多的實質性利益,而不用擔心在政治上受到大國的干預④。
二是內容廣。從目前所公布的內容來看,RCEP所涉及的議題是十分廣泛的,具體包括服務貿易、知識產權、貨物貿易、技術合作、爭端解決。以爭端解決為例,RCEP提出的方案是讓國際仲裁機構來解決爭端問題,而非美國模式強迫成員國接受美國法院的裁決。
三是基礎好。RCEP是在目前10+1的格局上進行的,其起點要比TPP要高。作為一個成熟的貿易框架,后加入的成員國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內部的運作機制,而不會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接受一些不利于自身的條款。
四是包容性強。美國所推行的TPP是一個高度封閉性的貿易框架,誰可以加入,誰不可以加入,都是由美國說了算的。相反,RCEP則是高度開放的,其理念與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是完全一致的。這種高度的開放性,讓RCEP更加具有生命力,相信其將在區域經濟發展上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五是互利性強。美國的TPP完全是以美國利益為核心的。從美日目前的爭端,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美國強行推行所謂的國際標準,而最終獲益的只能是美國。東盟作為一個區域組織,所設立的條款可以保證最不發達的成員國也能從中獲益,因此其也將比美國的TPP更加受到歡迎。
但是,鑒于東盟的地緣性和經濟程度,其所倡導的RCEP可能在短期內無法得到推廣。特別是東盟同印度,東盟與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等國,就市場準入、投資領域及服務貿易等問題上存在著較大的分歧,在短期內協調和完成整合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同時中日自貿協定尚未簽訂,也就意味著東盟和亞太地區的經濟將無法完成對接。而日本同美國簽訂TPP的可能性極大,因此未來日本很可能成為RCEP推行的巨大阻力。此外,如果RCEP在短期內無法與中國和日本等大國完成協定,類似于泰國、菲律賓這樣的小國,很可能會與美國簽訂TPP⑤。
隨著中韓自貿協定的簽署,RCEP的走向可能會迎來巨大的轉機。盡管,中日之間在短期內無法完成自貿協定的簽署,但是必然會給日本施加一定的壓力,使其重新考慮。不過,從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態度來看,日本政府有意加快同美國簽訂TPP。但是這很可能是日本方面的一廂情愿,因為美國的大資本家根本不可能同意讓日本商品在美國市場中長驅直入。同時,韓國的積極態度已經向區域內的其他國家釋放了積極的信號。事實上,RCEP所提出的貿易規則,盡管在標準上低于美國的TPP,但是其更加符合發展中國家的國情,對于類似于韓國、新加坡這樣的小型發達國家來看,遠比美國的TPP更為有利。韓國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會盡快與中國簽訂協議,相信未來不久,韓國必然會率先加入RECP協定中。
從短期來看,TPP一旦通過,必然會在短期內給RCEP造成巨大的壓力,必然會阻礙東亞經濟一體化。如果中日韓自貿區能夠成立的話,必然會抵消掉TPP所造成的影響。因此從目前的局勢來看,日本成為了亞太經濟一體化的關鍵。如果日本投向美國,那么未來亞太地區將是以美國為主導的格局。如果日本投向亞太,那么未來區域國家的自主性將更強。相信日本最終不會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從長遠來看,TPP與RCEP存在著融合的趨勢。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歐洲及美國存在著巨大的復蘇需求,其已經無力推行一種強硬的全球戰略。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合作需求遠遠超過對抗需求。東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組織,擁有眾多的人口和市場,美國必然是想要和東盟對接的。同樣,東盟也需要美國的技術和資金。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美國的誠意問題。如果美國仍舊不放下身段,真誠談判,是根本無法贏得東盟國家信任的。
亞太經濟新格局
從上述論述來看,中韓自貿協定的簽署,在推進亞太經濟一體化問題上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基于TPP與RECP的發展趨勢,未來亞太經濟的格局將呈現出以下幾方面的特征:
一是物理聯通。物理聯通,又被稱為硬件聯通,是指實現不同成員國在基礎設施、交通、電信、網絡等方面方面的聯通。橫向來說,就是加強投資,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縱向來說,就是轉變融資方式,建立融通的投資機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亞太區域內國家在基礎設施方面存在的差異較大,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而多數國家根本沒有能力獨立完成基礎設施的建設。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中,發達國家可以給予發展中國家更大的幫助,從而讓發展中國家更快地走上信息化的道路。在具體操作上,應當注意改善對象國的投資環境,幫助對象國建立完善的投資法律保障體系。從國際上通行的做法來看,PPP模式無疑是最具潛力的。PPP,中文名“開拓公司伙伴合作關系”,其是一種全新的融資模式,對于吸納民間資本,促進社會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亞太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中,發展中國家的民間資本將實現全球化的流動,對于當地社會經濟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