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通過積極推進政府機構改革與政治職能轉變,有力促進了經濟的高速發展。現代化理論認為,對于后發展中國家而言,政府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充分發揮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是發展中國家實現自身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①次貸危機以來,我國經濟面臨著越來越緊迫的轉型升級任務。在此過程中,政府的作用同樣不可或缺。因此,積極有效地推進政府職能改革是現階段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不可或缺的條件。
經濟發展的動力及其面臨的挑戰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國從此進入改革與發展的新時期。總體上看,為了改革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對經濟發展的制約,領導人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改革,由此推動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首先,逐步削弱了國家計劃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開放以來,新一代領導人破除了對于市場的錯誤認知,主張在經濟發展中更加充分地發揮市場的作用。經過20世紀80年代的不斷探索和試錯,在1992年黨的十四大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被正式確立為了改革的目標。此后經過近十年的改革,我國基本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在這個意義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是破除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約束,激活市場體制活力的結果。
其次,破除對于公有制的迷信,結合中國國情,確立了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戰略。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通過“三大”改造,徹底廢除了非公有制經濟,使得公有制成為了我國經濟的唯一所有制形式。然而,從實踐效果來看,單一的公有制經濟導致了國有資產分布過廣,戰線太長,效率低下的弊端。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破除了對于公有制的迷信,逐步收縮了國有制在國民經濟領域中的布局,將其集中到事關國計民生的關鍵領域和重點行業。與此同時,我國允許和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合資經濟等多種經濟形式如雨后春筍般快速成長起來,在經濟發展中扮演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最后,打破了關門搞建設的理念,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分工合作,提升我國經濟的國際化水平。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奉行獨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除了在一五計劃時期從蘇聯引進技術和資金之外,我國基本依靠自身的力量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之后,我國打破了關門搞建設的理念,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的分工合作。一方面,我國充分利用勞動力成本低的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拉動了民眾就業和經濟增長;另一方面,我國積極引進外部的技術和資本,以此推動經濟的產業升級。尤其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我國的比較優勢更大得到充分的發揮,迅速成為“世界工廠”。
在三十多年的實踐中,我國的經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上述三個方面,構成了中國三十多年來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動力。盡管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仍舊面臨著一系列的深刻挑戰,能否更加有效地克服這些挑戰將是政府未來的重要課題。具體而言,我國經濟正面臨著兩個方面的轉型升級的挑戰:一方面,我國需要進一步規范市場經濟活動中各個參與者的交易行為,建立一個基于法治的“良好”的市場經濟體制,避免市場失靈的出現;另一方面,在拉動經濟增長的結構性因素中,我國過度偏重于投資和對外出口,相比之下,內需在拉動經濟中的作用還不甚顯著,為此需要創造條件更好的發揮內需的作用。從根本上看,有效應對上述挑戰,離不開政府自身職能的轉換。
政府職能改革的目標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