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國際安全社區的起源及其在北京的實踐與發展
國際安全社區的起源與建設概況
國際安全社區的概念是世界衛生組織(WHO)于1989年在第一屆世界預防意外事故及傷害大會上提出的,指建立跨部門合作的組織機構和程序,聯絡社區內相關單位和個人共同參與事故與傷害預防和安全促進工作,持續改進地實現安全目標的社區。其基本準則涵蓋組織機構、預防計劃、預防項目、傷害記錄制度、評價方法和活動參與六個方面,涉及交通、工作場所、公共場所、涉水、學校、老年人、兒童、家居和體育運動九個方面安全指標,強調“任何人都平等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權利”。安全社區建設在傷害預防中的顯著作用逐漸得到廣泛認可,全球國際安全社區建設發展迅速。到2014年,全球已通過認證的國際安全社區約336個,其中,我國大陸地區68個。
2002年,國家安監總局引入國際安全社區理念,結合中國社區特色,提出了“全國安全社區”的概念,增加了社會治安、消防安全、防災減災三方面具體指標,并委托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國際安全社區促進中心)具體負責。
截至2014年8月,我國已命名全國安全社區491個,其中企業社區30個,大連市全市創建,原北京西城區等23個以區縣為單元整體創建。據國家安監總局統計,我國最近建成的345個全國安全社區2013年比2011年各項事故發生率均明顯下降(見表1)。
國際安全社區理念在北京的實踐與發展
國際安全社區的概念引入我國以后,結合了中國國情,融入了中國特色,產生了全國安全社區、市級(北京)安全社區等新載體,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主要表現在:一是國際安全社區建設注重“安全”與“健康”,蘊含了更多人文理念;我國的安全社區重點強調“安全”,國家級、市級安全社區都增加了自己的特色指標,內容更豐富;二是國際安全社區是非政府組織和居民的自覺行動,政府僅起支持作用,我國是政府主導、黨委領導的行政行為,主要領導的思路和決心是決定單位能否創建成功、能否持續改進的關鍵;三是創建單元從國外的社區變成城市的街道,并擴展到整個城市、農村的鄉鎮、大企業、物業公司、經濟開發區、農墾社區等,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四是創建資格從滿足條件即可直接申報國際安全社區逐漸化為市級、國家級、國際三個層面逐級申報,不得跨級,創建國際安全社區的最短時間從1年延長為3年。
2004年,北京市率先在朝陽區亞運村、麥子店等4個街道開始安全社區創建試點,2006年,擴大試點范圍。2009年,北京市根據國家安監總局要求,結合地區實際,制定了北京市市級安全社區的基本指標,該項工作也從市民政局負責轉為市安全監管局牽頭,并委托北京市安全生產協會具體負責。2010年,市安全監管局會同市社會辦、市民政局等7個部門成立了北京市安全社區建設促進委員會,制定了評定管理辦法和基本條件,全面展開北京市安全社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