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現實意義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積極推行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可以樹立和維護良好的中國形象,順利搭建具有中華文明背景、加強中國文化話語權力的國際文化交流平臺,與世界各國增進共識,和諧發展。在這里,文化“走出去”上升為國家戰略部署的層面,對加快社會主義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改變文化貿易逆差局面,取得相對優勢地位。文化貿易是國家之間進行文化傳播和文化交流的最主要方式。很多西方國家已經成功地把本國的文化產品出口至別國,并獲得豐厚的利潤回報。而中國的文化產業起步較晚,發展速度較慢,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文化產品,導致我國的文化服務貿易長期處于逆差狀態。我國的對外貿易總額和經濟實力已經超過日本,居于世界第二位,但是文化對外貿易方面卻是非常薄弱的,與我國作為全球領先經濟實體和出口大國的地位形成鮮明反差。大力推行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對我國來說具有獨特的經濟意義。在我國生態環境持續惡化、資源使用限制頗多,工農業生產提升空間有限,房地產業泡沫嚴重的情況下,中國要想繼續保持高速、平穩發展的經濟態勢,需要在包括文化在內的第三產業下功夫、做文章,把以文化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做大做強,使文化產業成為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增長的“驅動輪”,并將其打造成我國經濟發展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支柱產業,使我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占據優勢地位。②
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優化,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當今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中,文化產業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且具有在不良經濟環境中“逆勢而上”的產業屬性。因此,很多國家都把加強文化產業作為推動本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做法,將文化產品的出口看作國家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提高文化開放水平,擴大對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當前,提高國際傳播能力,擴大對外文化交流領域,完善對外話語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對外文化開放水平,是我國對外文化貿易領域所面臨的最突出問題。要達成這個目的,就需要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扶持重點媒體瞄準國際發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業,到境外開拓市場;鼓勵社會組織、中資機構等新鮮資本參與孔子學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設,承擔人文交流項目等。采取以上多種措施和形式,將中國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文化精髓和思想理念通過聲音、圖像、文字等形式對外傳播,營造東方文化語境,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營造更加有利的國際輿論環境,以利于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可持續發展。
對抗外國文化侵入,保衛國家文化安全。當和平與發展成為國際社會一致認同的主題時,作為意識形態的一種,文化便成為一個極具殺傷力的隱性武器,被發達國家利用,將本國文化“合理”地輸入發展中國家、經濟欠發達國家,借以擴大本國影響力,進而在他國攫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全球化帶來的后果之一就是文化的趨同性。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借助其先進的科技力量和傳播媒介,向中國源源不斷地進行西方思想文化的輸入和滲透,對我國年輕一代進行意識形態和價值觀領域的滲透。
另外,我國在逐步推進現代化的進程中,學習和借鑒西方國家先進的經濟、技術管理理念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將西方文化也引入國內,對我國的傳統文化習慣形成破壞和隔斷。這些問題的出現,導致中國文化日趨式微,難以在青年一代中引發共鳴,從而危及中國文化的安全。這時,消除外來文化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和主導,重新梳理國內統一的文化價值體系標準,是相關部門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在全球激烈的文化競爭和滲透中,我國面臨的形勢較為復雜,要同時應對來自西方的異質文化和來自東方的同質文化的雙重競爭,在雙重競爭中突出重圍,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從重塑文化自信,使中國文化走出去。
提升國際文化領域話語權,維護國家形象。當今國際社會,依舊由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牢牢控制著話語權。話語權的獲得,除了國家雄厚的經濟實力做后盾外,文化因素是一個最容易利用且不容易用好的東西。就世界范圍內來說,中國文化的影響力比較弱,僅僅局限于東亞地區和周邊的一些國家。很長一段時間,西方國家對于中國文化的了解僅限于一些僵化的形象和符號,不理解其價值精髓。文化的弱勢,就造成了中華文明語境在國際社會上的失語狀態。中國文化走出去,就是要為我國在國際文化領域爭得一席之地,讓世界各國了解中華文明,增進彼此的了解和認同,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從而能夠有機會客觀公正地展示我國的國家的形象,為我國爭取更多的東方文化語境和話語權,發揮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舞臺上的主導作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維護文化多樣性,促進世界文化大繁榮。在世界范圍內,多種多樣、風格迥異的文化并存,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就是承認人類產生、發展的歷史。在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上,正是由于不同種族和民族之間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才使得當今世界的文化呈現出蓬勃繁榮、豐富多彩的面貌,這樣的局面來之不易。正如生物的多樣性,構成了一個完整、和諧的生物鏈。文化的多樣性,也是人類得以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基礎和源泉。沒有這個豐富的精神家園,人類的心靈世界似無根之樹,無源之水,將無處棲息。想要維持世界的繁榮和穩定,必須要保證文化的多樣性,它關系到人類文明能否延續的問題。
文化雖然是多元的,但每種文化都具有某種獨特性,鮮明地代表了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智慧與文明,不可替代,無可復制。文化之間的互融共存,一起推動了世界在年輪的軌道上,順應歷史的發展,滾滾前行,呈現出多姿多彩、精彩絕倫的文化大觀園景象。
自20世紀以來,中國優秀文化一直在處于“閉關自守”和“全面防御”的狀態中,究其根本,還是缺乏一種走出國門時的自信。21世紀初,我國逐步確立了文化強國、文化“走出去”的治國方略,以一種開放的姿態主動投入世界文化發展和競爭的潮流中,勇于面對未知的機遇和挑戰。中國文化走出國門,既有利于自身兼收并蓄,在傳承中創新,也有利于為世界提供另一種東方文化的視角,重新審視我們人類自身和賴以生存的世界。
(作者為安陽工學院思政部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1CKS014)
【注釋】
①楊明輝:“美國文化產業與對外文化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6年第5期。
②杜維明:“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江海學刊》,2011年第3期。
責編/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