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是我國在21世紀初所提出的文化建設方針,對于中國文化的覺醒、復興、整合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新時期,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幻、國內經濟的發展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文化“走出去”戰略成為建設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必經之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
【關鍵詞】中國文化 “走出去”戰略 意義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提出
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提出,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在2000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上,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走出去”的戰略,而文化“走出去”戰略的提出則肇始于2002年時任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在全國文化廳局長座談會上所言:“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國際社會,進一步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實施‘走出去’戰略,著力宣傳當代中國改革和建設的偉大成就,大力傳播當代中國文化,以打入國際主流社會和主流媒體為主,充分利用市經濟手段和現代傳播方式,樹立當代中國的嶄新形象,把我國建設成為立足亞太、面向全球的國際文化中心。”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和五中全會逐步完善“走出去戰略”,直至《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對文化“走出去”戰略進行了明確界定: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項目的實施,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主動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擴大對外文化貿易,初步改變我國文化產品貿易逆差較大的被動局面,形成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開放格局。在對外文化交流方面采取的重大措施有:拓展對外文化交流和傳播渠道,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業,實施“走出去”重大工程項目。
隨后,文化部出臺的《文化建設“十一五”規劃》提出,要在未來五至十年內,推動實施五大發展戰略,其中之一就是“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十八大報告中,針對文化領域著重提出的是“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中華文化走出去邁出更大步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基礎更加堅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指出,在文化領域,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這個口號鮮明、響亮的提出,為我國文化“走出去”戰略做了最好的詮釋和鋪墊。
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基本內涵
中國文化的內涵很寬泛,既包括語言、書法、繪畫等具體的符號或形式,也包括文化傳統、價值觀念、生活習慣等無形而抽象的內容,甚至中國人際關系的相處模式和生產方式等,也都構成了中國文化獨特的精神內涵。概括來說,中國文化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指自中華文明誕生以來綿延不絕、歷久彌新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指自近代以來傳入中國,經過理論探索、實踐檢驗和本土化的馬克思主義文化。這兩種不同的文化傳統在中華大地上激蕩交織,共同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
文化“走出去”戰略,是指通過開展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將我國具有競爭力的文化產品,推入國際文化市場,深入參與國際文明的對話與切磋,把中華文化的理念和精髓傳播至世界各地,提高我國文化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所占份額,在獲得出口和投資收益的同時,通過文化產品這個良好的載體,讓國際社會增進對中國的了解和認識,提升中國的國家形象和文化軟實力。①究其實質,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走出去的是中國人的價值觀理念以及“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大文化胸襟。
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提出的時代背景
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出臺,與我國所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密切相關。
多種文化體系的激烈競爭。當今世界在科技的創新推動下,社會生產力不斷得到解放和提高,經濟以前所未有的態勢迅猛發展,呈現出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的復雜局面。在生產力能夠滿足人們基本物質需求的前提下,人類需要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這時文化作為產業的意義便凸顯出來,成為各國競相發展的對象。世界各國都意識到文化在國家戰略中的重要作用,是國家經濟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征,先后提出了“建設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文化強國的構建離不開經濟實力做后盾,而經濟又呈現出全球化的姿態,也帶動了文化領域與國際社會的聯系。發達國家在建設文化強國時,除了滿足國內的基本需求,也把目光投向國外,希望能夠在國際文化市場占據一定的地位。目前,發達國家都對本國的文化產業投入巨大的關注度,并先后將文化建設和戰略構想細化考慮。
文化作為一種“軟權力”,已成為各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面和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日益成為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各國都不可能杜絕與他國的聯系,在獨立和隔絕中發展和生存。多種文化體系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成為世界文化領域最顯著的現象。尤其是在無線互聯網迅猛發展,將世界各地無縫鏈接之后,各國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變得更加直接和迅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即使不想參與,也難以獨善其身,與其被動地被裹挾其中,不如主動出擊,積極籌劃,力求能在國際文化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并謀求將來的主導地位。
西方文化體系的弊端凸顯。在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文化作為先進文化的代表,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發展和科學技術的創新進步,改善了人類衣食住行的面貌,在世界各地贏得廣泛贊譽和無可替代的優越性。歷經幾百年的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逐漸消失,出現波折和困難,以工業文明為代表的西方文化步入困境,尤以2008年在全球爆發世界性金融危機后,人們對資本主義文化語境逐漸產生懷疑和質疑,深入挖掘出現經濟危機的實質,則指向了美國式文化體系中的極端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在世界范圍內,學者們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發展模式進行反思,失望的情緒蔓延擴散,引發全球性的道德信仰危機。在重新建立全球道德信仰時,必然渴求不同文化形式的崛起和救贖。學者們開始重新認識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本土化的馬克思主義文化,甚至有學者發出了“東方文化拯救世界”的斷言,也使大家對我國文化產生好奇和探求??梢哉f,經濟危機的爆發和學界輿論的引導,為我國獨具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邁出國門,走向世界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社會轉型期的內在需求。當前,是我國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我國的經濟和社會進入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重大轉折期,國家各領域都吹響了改革的號角,進入深入推進和攻堅階段。但是,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還存著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在社會轉型期,社會矛盾突出,尤其需要的是全體人民堅定信心、凝聚共識、同舟共濟渡過難關。我們的國家和社會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反映時代、凝聚人心、具有較強感染力和整合力的文化價值體系,共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奮進。中國文化亟需整合和調整,以適應國家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并將作為具有極大發展潛力的行業,轉化為我國經濟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支柱產業,為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做出重要貢獻。
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增強。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日益崛起,中國在世界范圍內的話語權逐漸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普通民眾共享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成果,感受到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生命力,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將這種自信心延伸至文化領域。同時中國經濟一直保持高速發展的勢頭也引起了西方學者的關注和研究,引發了國際輿論對于中國發展模式、文化傳承的巨大興趣。對外漢語熱和孔子學院的籌建便是這種情況的突出表現。國際漢學熱的興起對于促使民眾反思本國文化的特點,間接推動人們增強了對于中國文化認識的覺醒和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