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農場的比較優勢主要集中于少數領域,特別是季節性影響較弱、現代科技較為可控、附加價值較高的農產品生產中。如果說美國家庭農場經營領域的分布是“普遍開花”,那么公司農場經營領域的選擇則是“重點突破”。從表5可見,美國公司農場數占比具有顯著優勢的領域主要集中在①苗圃、溫室植物、園藝花卉、草皮類和②水產品類,2012年分別占生產該類農產品的農場數量之20.43%和18.67%,明顯高于其他農產品生產中公司農場數所占的比重。公司農場農產品銷售額占比具有顯著優勢的領域主要集中在:①苗圃、溫室植物、園藝花卉、草皮類;②水產品類;③蔬菜、甜瓜、西紅柿、甘薯類;④水果、堅果、漿果類;⑤圣誕樹、短年生林木植物;⑥豬;⑦牛、牛犢類;⑧家禽及禽蛋等。在前4類農產品銷售額中,公司農場的占比分別達70.60%、50.37%、44.40%和40.11%,分別高出家庭農場占比54.08、30.05、18.71和11.47個百分點。這些領域往往屬于設施農業、有機農業和受天氣影響較小的規?;N養業,通常專業化和集約化水平較高、受季節性影響較弱、現代技術較為可控,且附加值較大。
公司農場的經營領域主要集中于上述特殊方面,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與家庭農場相比,公司農場的運行往往具有更強的利潤導向,而這些領域大多需求收入彈性較高,附加值較大。第二,這些領域往往需要更多的投資、更新的發展理念、更高的科技應用水平、更強的產業鏈整合和對接中高端市場的能力。農場土地規模越大,對開拓融資渠道和農產品市場、對接科技和中高端市場及加強產業鏈整合的需求越強,由此導致公司農場在資金、技術、發展理念和產業鏈一體化等方面的比較優勢迅速凸顯。第三,相對于常規農業,設施農業、有機農業和受天氣影響較小的規?;N養業,通過對現代科技和發展理念的規?;蛇\用,可以有效規避農業生產周期長、季節性強、風險難以控制等因素對公司農場吸引投資的制約。由于農業是經濟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的統一,農業發展不僅受到市場風險的約束,還會受到自然風險的考驗;當今世界農產品能源化、金融化的發展,也增加了農業風險控制的難度。
此外,對有機農業的投資偏好和小規模農場從事有機農業的比較優勢,也是部分工商資本直接以小規模非家庭持有的公司農場形式進入農業生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姜長云、張立冬,2014)。2012年,美國有機農業共有農場14326個,其中公司農場1669個,占11.65%;美國有機農業農場的全部商品銷售額為312071.7萬美元,其中公司農場130238.3萬美元,占41.7%;在美國有機農業的公司農場中,非家庭持有的公司農場分別占農場數量的16.18%和32.51%。在美國有機農業中公司農場數量和銷售額占比,均明顯高于公司農場占美國全部農場數量和銷售額的比重;在美國有機農業中非家庭持有的公司農場占公司農場數量和銷售額的比重,也均明顯高于美國全部非家庭持有的公司農場占公司農場數量和銷售額的比重。公司農場特別是非家庭持有的公司農場在有機農業中的相對集中,據此可見一斑。
公司農場仍主要表現為家庭持有,直接由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生產形成的公司農場仍占少數。美國的公司農場包括家庭持有的公司農場和非家庭持有的公司農場兩部分。2007年,家庭持有的公司農場分別占美國公司農場總數和公司農場土地面積的89.34%和91.18%。2012年美國公司農場106716個,其中家庭持有的公司農場和非家庭持有的公司農場分別占89.15%和10.85%;公司農場擁有的土地面積為13127.29萬英畝,其中家庭持有的公司農場和非家庭持有的公司農場分別占90.50%和9.50%。與2007年相比,2012年家庭持有的公司農場占公司農場總數和公司農場土地面積的比重都略有下降,但家庭持有的公司農場在公司農場中的絕對優勢地位并未遭到根本撼動。美國的大多數公司農場是由家庭農場轉化而來的,或是家庭成員之間通過公司化運作組建起來的。大規模公司農場尤其如此。直接由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生產領域形成的公司農場仍然只是少數,而且此類公司農場相當一部分為小規模農場。
這種現象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農業是經濟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的統一,家庭持有的公司農場有利于克服農業勞動監督和計量的先天性困難,增強農業競爭力,提高農場經營者的收入;也有利于防止家庭農場演化為下游工商壟斷資本的附庸。家庭持有的公司農場,有利于規避工商資本直接進入農業生產導致過快的農地非糧化問題。在農業中評價股東履行權利—義務情況的先天性困難,也導致公司農場的股東數不宜過多(姜長云、張立冬,2014)。
啟示與思考
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生產經營中的基礎性地位,可以同公司農場在特定領域加快發展并形成比較優勢并行不悖?;谇拔姆治隹梢姡M管公司農場占美國農場總數的比重仍然較低,但是近年來其數量增加、比重提升的態勢較之前更加鮮明。盡管相對于2007年、2012年美國公司農場的平均土地規模有所縮小,但美國公司農場的平均經營規模仍明顯大于家庭農場,其集約化程度和土地產出率也明顯高于家庭農場;與2007年相比,2012年美國公司農場主要表現為家庭持有的狀況并未根本改變,公司農場特別是家庭持有的公司農場的專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并繼續明顯高于家庭農場??梢姡l展公司農場是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農業經營效率和效益的重要載體,對此不宜籠統采取簡單否定或排斥的態度。
但是,公司農場相對于家庭農場的比較優勢并非隨處可見。從美國的經驗來看,公司農場的比較優勢主要集中于少數特定領域,特別是季節性影響較弱、現代科技比較可控、附加價值較高的農產品生產,尤其是設施農業、有機農業和受天氣影響較小的規?;N養業中。超出這個范圍,公司農場的比較劣勢和家庭農場的比較優勢就會迅速凸顯。如在常規的大田谷物生產中,公司農場相對于家庭農場不僅沒有比較優勢,甚至存在比較劣勢。因此,在發展現代農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過程中,對于公司農場或家庭農場的政策支持,要拿捏好尺度,把握好分寸,簡單否定公司農場在部分領域的比較優勢和加快發展的合理性,同把公司農場在部分領域的比較優勢和加快發展的合理性盲目夸大,都是不足取的。科學評價家庭農場、公司農場或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的適應性和發展空間至關重要。
美國農場結構演變的經驗值得借鑒,但兩國農業經營主體的功能差異仍值得高度重視。前文分析了美國小規模農場從事有機農業的比較優勢,但要由此否認我國“小而散”的農戶家庭經營對于發展有機農業的不適應性,則是不符合實際的。近年來我國鼓勵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很大程度上正是為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引導小規模農戶家庭經營克服自身弱勢,鼓勵其向家庭農場加快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