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體系尚有待完善。目前平頂山市產
業集聚區經濟規模雖然越來越大,但是多數區內尚未建成配套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這方面投入的不足使其不能滿足區內企業發展的需要。區內的大多數中小企業的發展缺少技術和市場的支撐,公共服務體系還很不健全,企業融資困難,部分企業對社會責任的認識不到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差,缺乏自主創新。
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方面因為產業集聚區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從無到有,還處于較低級的發展階段,各方面還很不成熟。另一方面因為部分地方相關部門急于招商引資,對產業集聚的認識不深刻,進而導致其對入駐的企業項目把關不嚴。另外也與本地的市場需求能力、政府培育思路不當、市場和經濟環境有待進一步提高等有關系。
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建議
平頂山市是我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之一,在我國資源性城市轉型發展中,平頂山只是一個代表。文章闡述了發展產業集聚區是平頂山市進行經濟轉型的必然選擇,并從經濟效益、集群效應發揮和競爭力三方面分析平頂山市產業集聚區的現狀與問題,提出了要促進產業集聚能力的提升,加快資源性城市轉型的建議。這些建議不僅針對平頂山這一個城市,對于其他資源性城市的轉型發展也具有借鑒意義。
因地制宜,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傳統產業的集聚在平頂山市仍然占有較大比重,如寶豐產業集聚區、化工產業集聚區等。對這些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中應著力注重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稅收和財政的杠桿作用,鼓勵企業對新技術研發的投入,加快技術改進速度,促進產品的更新,進而帶動平頂山市經濟的轉型。如平新產業集聚區、高新產業集聚區等,發展規劃中應重點關注其研發能力和融資問題。研發方面可以通過園區間的企業合作或者與高校聯合研發等著力提升研發能力,推動其自主研發能力,充分挖掘產業的發展潛力;融資方面,由于高新技術產業的高風險、高投入,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通過專利制度和相應的激勵制度等來推動技術創新,通過多種方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大財政直接支持,推進金融創新改革等保障技術開發的順利進行。
找準方向,準確定位。第一,選好特色主導產業。產品的差異性是提高經濟主體市場占有率和收益的重要因素之一。選好特色主導產業關鍵在于選好“特色”,構建強勢的核心競爭力。特色主導產業的選擇是否合理,不僅關系到所選取特色產業本身的發展,而且關系到區內企業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進而對產業集聚區的整體經濟競爭力的提升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和帶動作用。
第二,抓好龍頭企業。發展關聯度高的特色龍頭產業是特色主導產業的關鍵。特色龍頭企業的培育既有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又有利于帶動其他企業,形成企業間有效的產業分工和協作體系,要充分發揮大型企業的集聚經濟效應和乘數擴張效應來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在龍頭企業的選擇上,可以從區內的骨干企業中,選擇市場占有率高、發展前景好、輻射帶動強的企業,相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爭取盡快將其打造成龍頭企業,或者鼓勵企業采取并購等方式進行積極戰略重組,以做大企業規模。
延長產業鏈。產業集聚不僅是相關行業中的企業的簡單集中,企業的集群發展需要通過橫向或縱向的產業鏈整合來提高整體集聚區的競爭能力。產業鏈的完善是關系到產業集聚競爭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政府應注重培育相互關聯的企業,圍繞產業鏈形成協作的網絡系統,并從要素供給、需求關系和關聯產業的互補等各方面著手,積極推動產業集聚的核心產業鏈不斷完善。要著力營造良好的發展態勢,打破區域和所有制界限,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吸引國內外資金、技術和人才區內盡快集聚。同時可以鼓勵企業橫向或縱向延長產業鏈,加快產業鏈的橫向或縱向發展,進而達到真正產業集聚的目標。
強化體制創新。產業集聚區要積極探索適合的建設模式,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管理上,產業集聚區初步建成后,政府應逐步退出市場,減少政府行政行為,使產業集聚區發展向企業主導方向轉變,降低政府的行政干預,將政府的責任定位與整體的宏觀調控。同時政府部門還應建立新型的、高效率的管理體制,做好相關的配套服務工作。運行上,要提高區內產業的關聯度和集成度,促進區間的相互聯系和資源流動,可以通過開展平頂山市的招商引資活動,完善中介服務體系,形成產業集聚區相關資源共享的良好機制,為產業集聚區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完善配套服務。配套服務的健全直接影響產業集聚能力的提升。產業集聚區可以圍繞產業鏈的需要,加快發展物流、金融等中介服務體系。積極支持企業建立面向全區的培訓中心、物流中心等,發展對外宣傳、人才和技術培訓等公共服務平臺。同時還要推進區內商會或者行業協會的建設,構建企業與政府溝通的橋梁,發揮商會在促進產業協調、政策導向和技術共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平頂山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注釋】
①楊迅,周謝:“河南省旅游產業集聚區發展研究”,《地域研究與開發》,2012年第6期。
②李創:“河南省產業集聚區的主要問題與對策研究”,《資源開發與市場》,2013年第12期。
責編/豐家衛(實習)